液態切片 驗血即能監控腫瘤

陳玲芳 |2017.01.14
2833觀看次
字級
馬偕醫院前癌症中心主任謝瑞坤醫師(左)與合度精密生技資深經理張施恩博士合影。 圖/合度精密生物科技公司提供

文/記者陳玲芳

國內知名生技業者今年年初發表一項新血液檢測技術,罹癌民眾只要「驗血」,就可知道癌症變異情況。醫師表示,部分乳癌患者復發後,若還用傳統「組織切片」去用藥,恐失去正確用藥時機;最新「液態切片」技術,確實可避免這類問題發生。

國內每年因癌症死亡人數高達四萬多人,癌症不僅連續三十四年蟬聯奪走國人生命的頭號殺手,死亡發生時鐘更年年快轉。過去臨床診斷治療主要透過「切片」,不少民眾憂心這類侵入性手法,恐會引發癌細胞擴散。

癌症醫學專家馬偕醫院前癌症中心主任謝瑞坤醫師指出,過去癌症治療標準就是用組織切片來做治療的依據,可是當病人多年後復發的時候,癌症往往會改變樣貌,這時候唯一的方法就是再次做組織切片。

約兩成四的乳癌病患,在復發後腫瘤會發生變異,若是還用一開始的組織切片去做建議用藥,就失去了正確用藥的時機。大腸癌的病人也常常會有一些「抗藥性」的問題,因為只有做單一基因分析會忽略的地方,運用「液態切片」全面檢查七十三個基因,方可避免這類情況。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瑛芝,多年前開發出一套從血液檢測癌細胞的方法與儀器;可從數十億的血球細胞裡,撈出在其中微乎其微、以個數單位計的癌細胞,該創新技術被矽谷專門經營重量級投資者的創投公司相中,並成功將技術轉移至合度精密生技。

合度精密生物科技癌症檢測及臨床事務資深經理張施恩博士表示,過去癌症多用「化療」方式全面消滅,代價是有較多「副作用」。而今癌症被認為是「基因」疾病,若能依照基因變異來使用標靶藥物,進行「精準治療」,不但會更有效,副作用也會減少。

張施恩說,「液態切片」可測「循環腫瘤DNA」(即ctDNA),只需二十西西血液,就可知道癌症腫瘤的全貌。病人可依據基因圖譜,找到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且所有「實體癌」的病患,都可使用此技術檢測。最新的液態切片技術,可測量血液中的ctDNA(循環腫瘤DNA),合度精密生技的液態切片會將病人血液中的ctDNA純化後,送去美國的實驗室分析判讀,提供最正確的報告。

目前耕莘醫院、中心診所已提供該檢驗服務,馬偕醫院即將開幕的精準醫學中心也將提供此檢測。但目前這項技術需自費,每次檢測費用約十六萬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