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一筆字經典文學】(27) 星雲大師 |2017.01.06 語音朗讀 170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阿虫 圖/阿虫圖 /星雲大師革心之道(下) 做人願積德,是非口莫開, 修道真君子,行義有忠忱, 安份增自在,守己樂神仙, 衙門休出入,人我要和諧, 世人守此訣,災去福會來。 ──漢.朱買臣 革心之道(下) 做人願積德,是非口莫開, 修道真君子,行義有忠忱, 安份增自在,守己樂神仙, 衙門休出入,人我要和諧, 世人守此訣,災去福會來。 ──漢.朱買臣 佛教問題 一、佛門裡有所謂的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具體來說,就是身口意三業的行持。要如何自我訓練呢? 如果所有的威儀都必須要靠老師來教我們,這是下等的學習,不容易成功。因為老師教,我們才做,老師不教,我們就不做,這是不行的,因此威儀還是要自我學習。 佛教裡講究「身口意」三業,身口意本身就是威儀的學習。身,要求最起碼的做事、走路、動作,都要合乎威儀,甚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這些都是身體方面的威儀。 口,要做到不兩舌、不妄語、不綺語、不惡口,口中不出惡言,久了都會出妙香,香口沙彌就是修行的證據。 意,指的是我們這一顆心。心裡的貪、瞋、愚痴、邪見、疑惑、嫉妒,會造成修行的障礙,要去除心裡不好的東西是不容易的。修行,外表還可以偽裝,但是心裡的東西看不到,要如何偽裝呢?所以心裡的慈悲、智慧、忍耐,這是我的根本、我的本性、心性,這些都必須磨練。 就如「黃金需要洪爐煉,白玉需要妙手磨」,即使是鋼鐵,也是要「叮叮噹噹,久煉成鋼」,需要時間磨練,不是說說就算了。說,是沒有用的,要從身口意去訓練自己,威儀自然會慢慢養成。 二、《百丈清規》裡有一句話「是非以不辯為解脫」,這要如何修行呢? 人要有所作為,首先要能摒除一切人我是非。一個人最初要學習的,就是要能「重是非,輕利害」。但是慢慢的,也要看輕是非,不能總是每天讓是非、得失來困擾自己,必須超脫是非好壞、利害得失。 修行的人對於是非,要先學習看待這個世間、這個人,凡事都往好處看、往好處想,慢慢的,自己的觀念就會是好的。如果看的都是別人的錯誤、是非,好話記不得,他人的是非都聽得清清楚楚,就會生起計較分別。 所以學道要能「提得起、放得下」,善事、好事、正派的事,都要提得起;不正派、不當的是非,就要能放下、隨他去。 ──節錄自《僧事百講(二)出家戒法》〈五年學戒〉 人和的重要 文/星雲大師 人與人之間,和諧最重要。人際的往來,有用感情維繫和諧者、有用利益維繫和諧者、有用同志維繫和諧者;甚至有用同學、同鄉、同門維繫和諧者。但事實上,有人的地方,就有分歧,就有利害,就不容易和諧。 你看,從我們的家庭到社會,甚至國際之間,此亦是「是非」,彼亦是「是非」,正如耶穌所說:「我到世間上來,不是要你們和平的;我要你們三個人與五個人鬥爭,婆婆與媳婦鬥爭。」 誠然,今日的社會,有的人因為思想、見解不同,各黨各派壁壘分明;也有的人因為信仰不同,彼此相互排擠。甚至語言、風俗、習慣、地域的不同,造成多少紛爭?如此,如何能「政通人和」呢?故而一個國家,唯有黨政和諧,才能獲得人和;能夠人和,自然政通。 在佛門有謂「叢林以無事為興隆」;人和,才能無事。僧團裡,平時依「六和敬」來維繫人事的和諧,即: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遵、見和同解、利和同均;因此又稱「六和僧團」。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因為深入空理,故而所證的「無諍三昧」,最為第一;乃至戒律學上的「七滅諍法」,都是僧團和諧的圭臬。 《阿彌陀經》云:「西方極樂淨土,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和諧。和諧就是淨土,一家和諧,就能一家快樂;一個社區和諧,社區就能平安。 一個團體裡,能幹的人,大都能促進和諧;不能幹的人,則容易引起紛爭。人與人之間,能夠容許異己的存在,就能和諧;尊重寬諒,就能和諧。 池塘裡,美麗的荷花也須綠葉的陪襯;花園裡,翩翩飛舞的蝴蝶,也要有彩色才會更美麗。雨後的彩虹,正因為它能包容各種不同的色彩,故能展現美麗的「七彩霓虹」。 人,總要別人的幫助,才能生存,因此要懂得相互扶持;能有「同體共生」的認知,才能共存共榮。人,要懂得「以和為貴」,一個家庭中,夫妻、父母、兄弟、兒女之間要能和諧;一個團體裡,上下、同事、勞資、股東之間,也要能和諧。所謂「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又謂「二人同心,其利斷金」,人和的重要,由此可見。──摘自《迷悟之間》第二冊 p.22 前一篇文章 【星雲一筆字經典文學】(26) 下一篇文章 四聖諦 熱門新聞 01紐西蘭南島佛光山 四度獲評優良建築2025.05.1302星馬印汶閱讀研討會 500愛書人共讀《六祖壇經》2025.05.1303佛光會慶佛誕 百萬人浴佛響應蔬食2025.05.1304佛光山功德主 傳承人間佛教信仰2025.05.1205蚊吸熱血 燙口嗎?2025.05.1206商家貼女子瞪眼照 防盜效果勝監視器2025.05.1407社論--抗戰信史有反侵略之路2025.05.1308佛光山開山59年 佛光人集體創作 共建人間淨土2025.05.1609【論愛談情】 怎樣做才是為孩子好?2025.05.1310浮世繪躍上吐司 藝術新食感2025.05.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佛教管理學①】《佛說孛經》的 政治管理學④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①】《佛說孛經》的政治管理學③ 佛光山開山59年 佛光人集體創作 共建人間淨土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學佛與求法─一個觀念,四個方法 3-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學佛與求法─一個觀念,四個方法 3-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學佛與求法─一個觀念,四個方法 3-1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供養的種類《星雲法語》人生四品星雲大師:四藝與人生星雲大師:如何養性星雲大師:正信之美星雲大師: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