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一筆字經典文學】(16) 星雲大師 |2016.12.22 語音朗讀 297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江西婺源縣大鄣山鄉晨景。圖/新華社 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 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出自明‧德清《觀楞伽經記》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出自《大方廣佛華嚴經》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出自《大方廣佛華嚴經》 【賞析】 在《華嚴經》裡,有一段為人熟知的偈語:「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段偈子相當於唯識家說的「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宇宙世間,所有的一切,並不是由什麼神明來創造,也不是由哪個人的力量所為。那麼,成就世間的最大動力是什麼?就是「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世間萬有,都是我們的心識所變現、心識所成就。如果我們的心不動念,即所謂「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甚至「食而不知其味」,這個世界怎麼會存在呢?我的心念一動,心裡就顯現出世界的一切。 真正說來,天堂、地獄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我們的心可以創造出天堂,也可以創造出地獄,所以佛教說,十法界都在我們的心中。一念清淨心起,佛、菩薩、聲聞、緣覺四種聖賢就在我的心中;一念善心幫助他人,凡夫六道裡的天、人、阿修羅三種善道,即刻在我的心中;一念貪、瞋、愚痴心起,地獄、餓鬼、畜生的惡道眾生,馬上顯現。一天之中,我們在天堂、地獄等十法界,不知來來回回多少次。 因此,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一切聖賢,都在我們的心上;法界的一切萬象,其實都在我們的心裡。你的心裡如果愛一家人,就可以容得下一家人;如果你的心中擁有民胞物與的胸懷、擁有世界,就能包容世界,世界就在你的心裡。這說明了你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華嚴經》有一句話說:「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形容心就像是一個畫師,可以畫山、畫水、畫花、畫鳥,天堂或地獄這諸多事物,皆由我們的心所造。因此,該如何放大我們的心來包容一切?這是最要緊的! ──節錄自《星雲說偈》 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 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出自明‧德清《觀楞伽經記》 【作者】 德清(1546~1623),字澄印,號憨山,世稱憨山大師。與袾宏、真可、智旭並稱明末四大高僧。其思想融合禪與華嚴,倡導禪淨無別、三教歸一之說。著述甚多,其《觀楞伽經記》為《楞伽經》的註釋書,闡明唯心、如來藏思想等。 人間事 文/星雲大師 人生世間,不能不知人間事!所謂「人間事」,從生活的起居,到讀書求知識,甚至世態炎涼,人我是非,種種得失,真是一言難盡。人間到底有些什麼事呢? 一、人生有悲歡離合:人有生老病死,自然就有悲歡離合的問題。人從出生之後,高齡的祖父母身體逐漸老邁,終至死亡。當自己成長之後,就要告別父母,負笈他鄉讀書或就業。及至稍有所成,父母也相繼年老謝世。隨著自己的事業成就,接著成家生兒育女,慢慢的,自己也感到時日無多,無常日近,於是一生的歲月就在這悲歡離合中度過。人的一生,不管貧富貴賤,悲歡離合是公平的,都會經常遇到。你要體會人生嗎?要知道人間事嗎?這就是人生最好的寫照。 二、心情有高低起伏:世間事,包括家事、國事、天下事,世間的得失,內心難免不會跟著起伏。佛教叫人要「心能轉境」,不要「心隨境轉」,但事實上,一般人的情緒還是很容易受外境干擾而起伏不定。心中歡喜,則萬物充滿了生機,心中悲傷,則萬物隨著黯然。人間事,都是苦樂憂喜,我們的心情當然也會跟著起伏不停。 三、事業有盛衰起落:人生不管自己創業當老闆,或是受雇於人當員工,總要有事業。事業難免有興衰起落,尤其創業的人,時而順利,時而艱困,時而賺錢,時而賒本,經常在虧盈中患得患失。人生沒有事業,日子難過;有了事業,又為盛衰起落憂心,所以世間事很難讓人獲得平靜。 四、世界有成住壞空:《八大人覺經》說:「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人在成住壞空的世界裡,沒有一刻不在興亡生滅中起舞。我們看,地理有滄海桑田,歷史有朝代興亡,人事無常,所以人生努力要及時,有志願要及早完成,千萬不能虛度光陰,如岳武穆說:「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五、四季有冷暖陰晴:我們生活在大自然裡,都有季節的更迭,所謂「春夏秋冬」,氣候也有「冷暖陰晴」的不同。在大雪飄飄的寒冬,有錢人家有暖氣可用,他看到白雪皚皚,感覺充滿詩情畫意,真是快樂人生。但是有的窮苦人家,陋居草屋,禦寒無衣,只能抖擻著與嚴寒奮鬥,叫苦連天。同樣一個地方,能分出天堂地獄,同樣一個家庭,各自的生活也有悲歡憂喜。世間事,老有老的憂喜,少有少的悲歡,也像四季一樣,真是冷暖人間,陰晴人生。 六、生活有旦夕禍福:語云:「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人生的禍福難定,有時「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無緣無故都可能遭來橫禍。何況人世間,經濟的蕭條、交通的事故、政治的迫害、小人的暗算,本來平安無事的人生,就因為一些意外,而讓人生活得很辛苦。 這個世間,有時候我不犯人,人來惹我,就如開車在路上,我不撞人,人來撞我。所以,人間事就如駕駛,不但我不撞人,而且還要能夠不讓人撞到我,這才是最高的本領。 總之,「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心是一個雕刻家,可以把自己和山河大地雕刻成自己心裡所想的樣子。所以「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只是這個心不是有漏心、分別心,所謂「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因此清淨之心、無心之心,那才是真正的生命。 ──摘自《人間萬事》第十冊 p.50 前一篇文章 【星雲一筆字經典文學】(15) 下一篇文章 【星雲一筆字經典文學】(17) 熱門新聞 01中職明星賽 挑戰8萬觀眾紀錄2025.07.1802響應跨宗教慈善 多倫多佛光人高空跳傘2025.07.1703【時光重逢】穿過時光,看見日清晏蜓2025.07.1804【視覺美學】快門下的詩意 人間萬象無遠弗屆2025.07.2005日光寺佛光寶寶祝福禮 祈願孩童平安成長2025.07.1706愛護地球 北海道場健走、淨灘2025.07.1707佛光菁英幹部培訓 精進信願行2025.07.2108如是說2025.07.1709【文學天地】春花秋月何時了 2025.07.1810穿「樂」時空相遇 台北道場音樂弘法2025.07.1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天堂到地獄 4-1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11》 第八章 積極推動兩岸佛教交流與兩岸和平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⑥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 ⑤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證悟之後的生活 4-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證悟之後的生活4-3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供養的種類《星雲法語》人生四品星雲大師:四藝與人生星雲大師:如何養性星雲大師:正信之美星雲大師: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