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隋‧智者大師《摩訶止觀》
鐘聲傳三千界內,
佛法揚萬億國中;
功勳祈世界和平,
利益報檀那厚德。
──明‧讀體著《傳戒正範》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隋‧智者大師《摩訶止觀》
【修行問題】
如何發「四弘誓願」?
這是每一個佛弟子都應該發的弘願,稱為「四弘誓願」。
根據經典記載,過去諸佛,莫不由發願而成。所以,有了大願,才能成就。發心立願既然這麼重要,我們如何來發「四弘誓願」呢?
一、眾生無邊誓願度
學佛修行,只要是大乘行者,都應該發起「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大心。
如何才能度盡無邊眾生呢?究竟之道,就是布施佛法,幫助眾生解脫煩惱、了悟生死,不再受輪迴之苦,而不只是給他們吃穿飽暖,衣食無虞而已。
二、煩惱無盡誓願斷
學佛,其實就是在與自己的煩惱魔軍作戰,能夠戰勝煩惱,自然能趣向佛道;反之,如果連自己的煩惱都無法斷除,而在生死苦海中輪迴不已,更遑論度人。所以學佛首先要健全自己,要誓斷一切煩惱。
三、法門無量誓願學
一般在家人士,必須具備各種知識、技能,何況學佛修行,既然發心要度眾生,要具備各種知識、技術,還要有佛法,所以,無量的法門,我們都要學。
四、佛道無上誓願成
成佛要經過千辛萬苦的修行才能成就。雖然不容易,但是我們要難行能行,要「見賢思齊」;尤其不僅自己要誓成佛道,更要發願度盡一切眾生,共成佛道,這才是真正的「佛道無上誓願成」。
──節錄自星雲大師著《六祖壇經講話》第三冊 p.533
鐘聲傳三千界內,
佛法揚萬億國中;
功勳祈世界和平,
利益報檀那厚德。
──明‧讀體著《傳戒正範》
【賞析】
這四句偈頌,透露出佛教叩鐘與修行的關係。
佛教開大座講經時,會唱誦〈鐘聲偈〉。偈頌的大意是:當佛教的鐘聲響起,正是修行者為一切眾生祈福祝禱,迴盪的鐘聲可傳遍三千世界,並為迷茫的眾生帶來警覺和啟示。
心念可以透過鐘聲宣揚於萬億國中;所有說法、聞法的功德,皆回向報答檀那的恩德。
《毘尼日用》裡有一首偈子:「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告訴我們:聽聞鐘聲能予人啟發、讓人增長信心,消除許多的無明煩惱;鐘聲能帶給人蕩氣迴腸,諸多的感受。
所以很多的深山古寺,鐘聲給予人的警惕很大。
──節錄自《星雲說偈》
無 限
文/星雲大師
世間上,凡事從「有」的上面看,一切都是「有限」,從「無」的上面看,一切都是「無限」。虛空是無限的,心意是無限的;我對你無限的讚佩,我對你無限的懷念。精神上,意志上,都可以講說「無限」;事相上,物質上,就是「有限」了。我的資本是有限的,我的人力是有限的,甚至我的廠房是有限的,我的股份是有限的,所以社會上有許多「有限公司」。
「有限」表示有範圍,有終極,所以如果想要大、要廣,就要「無限」。佛教裡的「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那就是思想上、願力上的「無限」。
你有體會哪些無限嗎?世間上究竟有哪些無限呢?
一、大自然是無限的:大自然裡,太陽的光能是無限的,雷電的威力是無限的,山河海洋也是無限的。就拿空氣來說吧!空氣無形無相,但它是無限的,我們就是靠著無限的聲光、空氣,才能生存。
二、大願心是無限的:人在世間,生活在無限的時空裡,應該將自己的願力,也要提昇到無限。「虛空有盡,我願無窮」,能活在無限的願力之中,那是人生最大的意義。我願世界和平,我願眾生安樂,我願國家昌盛,我願師友幸福,我願地獄能空,我願人間早成淨土。人發了無限的願力,也不能只是空想,願力是要靠自己去實踐的。
三、大慈悲是無限的:我們有了願力,後面接著就是要有大慈大悲的實踐。世間眾生有無限的痛苦,我就應該用無限的慈悲來為他們服務;世間的缺陷也是無限的,這裡天災,那裡人禍,一波過去,一波又來。儘管世間有無限的災難、無限的缺陷,但是我也要以無限的慈悲來弭合、撫平這許多缺陷。
四、大應用是無限的:我們的生活裡,要有光,光是無限的,要用電,電也是無限的。大地裡有無限的資源,供給我們應用;人間有無限的善意,也提供我們應用。只要我們有無限的願力,無限的慈悲,無限的能量,我們就能將宇宙之間的無限,應用到無限。佛教的「回向」法門,回小向大,回少向多,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自向他,這就是無限的應用。
世間是無限的,尤其我們的心意也是無限的。但是人很奇怪,以無限的生命,只做有限的發展,沒有充分應用人的資源。反而世間的聲色貨利是有限的,我們只在聲色貨利上計較;財富權位是有限的,我們只在財富權位上計較。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可以和虛空宇宙相比的悲心願力,為什麼不能無限的應用呢?
──摘自《星雲法語》第八冊 p.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