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驟雨

文與圖/林一平 |2016.12.13
4716觀看次
字級
圖一:辛波絲卡(Wislawa Szymborska;1923—2012) 圖/林一平
圖二:歌川廣重(Utagawa Hiroshige;1797—1858) 圖/林一平
圖四:梵谷 (Vincent van Gogh;1853–1890) 圖/林一平
圖三:(a) 歌川廣重的〈大橋驟雨〉 圖/林一平
圖三:(b)梵谷的〈Bridge in the Rain〉臨摩自歌川廣重的〈大橋驟雨〉。 圖/林一平

文與圖/林一平

2015年我訪問歐洲,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機場轉機,看到一幅梵谷博物館的廣告,竟然是〈大橋驟雨〉(圖三(b))。原來歌川廣重這幅畫曾被後期印象派大師梵谷臨摹。

十幾年前,我習慣走路上下班,單趟路程約5公里。我常常以墊板夾住紙張,一邊走路,一邊寫文章。台灣的仲夏常有驟雨,某日早上我走路改寫論文時,忽然下起雨來。我並未帶雨具,猶豫一下,決定在雨中繼續修改論文。

凝神專注時,不覺得有下雨的罣礙,只看到落在墊板上的雨珠,似乎靜止不動,反而感到解放。這種感覺,似曾相識。走進辦公室後,才想起這是波蘭女詩人辛波絲卡(Wisława Szymborska; 1923-2012;圖一)一首詩的境界。

她的詩敘述日本浮世繪畫家歌川廣重(Utagawa Hiroshige;1797-1858;圖二)的畫作〈大橋驟雨〉。辛波絲卡望著這幅畫,感受到水的濺灑聲,彷彿自己也身在畫中,在現實凝結為永恆之下,和畫中的人物一般參與無終點的賽跑。我在雨中專注改寫論文,感受到類似境界,彷彿時間已被凍結。

歌川廣重企圖以畫筆攔截時間,將之表達於其版畫〈大橋驟雨〉(參見圖三(a))。辛波絲卡在她的詩〈橋上的人們〉(People on the Bridge)聲稱歌川廣重是一名侮辱時間的叛徒,忽視了時間的法則。她認為這位浮世繪畫家受制於時間,卻不肯承認,讓「時間失足倒下」。

歌川廣重的〈大橋驟雨〉捕捉東京夏天的傾盆大雨,來得急,去得快。俯瞰的角度更生動描述大橋上撐雨傘、穿蓑衣的路人狼狽相。而對岸的安宅 (Ataka no Seki)被傍晚的大雨籠罩著,若隱若現。粗細交錯的前景斜線,製造身歷驟雨的效果。

歌川廣重原名安藤廣重,早期深受葛飾北齋(Katsushika Hokusai;1760—1849)影響。晚年的「江戶名勝百景」一系列作品色彩非常柔美,構圖簡潔有力,對氣氛的營造非常成功,其中尤以〈大橋驟雨〉中長橋上的風雨,意境令人陶醉。

2015年我訪問歐洲,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機場轉機,看到一幅梵谷博物館(Van Gogh Museum)的廣告,竟然是〈大橋驟雨〉(圖三(b))。原來歌川廣重這幅畫曾被後期印象派大師梵谷(Vincent van Gogh;1853—1890;圖四)臨摹,今日收藏於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受到西方世界矚目。

廣重善於捕捉大自然的瞬間變化及旅人的突然反應,這幅〈大橋驟雨〉可說是代表作。梵谷臨摹用色的彩度高了許多,筆觸也較複雜,但少了幾分細緻優雅。

梵谷不懂漢字,框外的字是憑記憶信手寫出,成為特殊的梵谷式中文字體。梵谷也崇拜佛教,曾經創作類似和尚的自畫像。他在1888年寫信給朋友,將自己比擬為佛教和尚,「簡單敬拜永恆的佛陀(a simple worshiper of the eternal Buddha)。」

2014年11月21日我到立陶宛參訪維爾紐斯大學(Vilnius University),在其古老的圖書館看到辛波絲卡的簽名詩集,我特別翻到〈橋上的人們〉,原詩以波蘭文書寫,有英文翻譯,我節錄當中的一段詩句如下:

時間在此停止(Time has been stopped here),

它的法則不再被諮詢(Its laws are no longer consulted);

在事件發展的過程,時間已被免除其影響力 (It has been relieved of its influence over the course of events),

它被忽視侮辱 (It has been ignored and insulted)。

辛波絲卡敘說歌川廣重凍結時間,而佛經則常將時間延伸至無限。例如《妙法蓮華經》提到:「如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祗劫」。《大智度論》說明「阿僧祇」(Asamkhya)這個古天竺計算數字,是十的一百零四次方。阿僧祇劫即指「無數劫」。

《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又云:「我成佛以來,復過於此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我輩凡夫俗子,無法聯結凍結的時間和無限的時間。如果我們有足夠的想像力,時間的凍結,即是永恆,相當於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祗劫,不是嗎?

看事情的角度全在一念之間。難怪蘇東坡會說:「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