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高中的自畫像 圖/林一平
圖二:台中一中傑出校友的手印圖/林一平
文與圖/林一平
我國中時就讀台中市居仁中學,不很專心讀書,早上一到學校就等中午吃飯。印象中媽媽做的便當非常好吃(有紅燒蝦仁)。吃完中飯就等下午下課,心不在焉。高中聯考放榜,我的分數是五五二.八五。台中一中的錄取分數是五五二.九,我高分落榜。本來要到台中二中當榜首,結果申請查分數多出○.五分。於是以最後一名入學台中一中。圖一是我高中的自畫像。當年台中一中依照聯考分數編班,分數愈高,班級的編號愈高。我在二班,被稱為放牛班。每天早上到學校,仍然沿襲國中在等中午吃飯的習慣。
我高一時,下課往往不直接回家,在台中市區到處亂晃。有一天,在街上遇到人來搭訕,要我加入幫派。我問怎麼會找到我頭上。他說,他是星探,觀察我很有當流氓的潛力,特別來招募。當時年少不懂事,拒絕加入,說,你們這個幫派太小,我要混也要混大的。
結果得罪對方。一次台中女中舉辦園遊會,我跑去廝混。有人通風報信,我得罪的幫派揚言要人拿武士刀找我算帳。我躲到女生廁所避禍,逃過一劫。四十年後有幸受邀到台中女中演講,想找當年救命的廁所,已不存在,因為大樓已拆除,讓我惆悵不已。
當時升學至上,身處放牛班,頗有二等公民的自卑,上課打瞌睡,下課則翻牆四處閒逛。某日走入學校附近的美國新聞處(USIS),發現有金髮碧眼的美女圖書館員,頗想與之親近,於是想辦法拿到一張圖書證,就常常混到美國新聞處的圖書館。在這段時間,有機會讀到許多戒嚴時代看不到的翻譯書籍以及外文書。我的英文不行,帶著字典慢慢翻。在美國新聞處苦讀的成果是,英文程度大幅提升,而高中歷史考試卻不及格,因為課本教的和我在美國新聞處讀到的歷史,往往有所出入。
在放牛班有好處,只要讀書,就會名列前茅,很有成就感。高二後,有所覺悟,開始認真讀書,終於有好成績,在高三時升入資優班。此時正值發育期,餓得最兇,第三節下課開始吃便當,上課鈴響後,仍然繼續吃。第四節通常都排數學課,吃便當會被數學老師叫起來罰站。結果養成我後來站著念書以及邊走路邊寫學術論文的習慣。
高中放牛班的經驗對我的人生很有幫助。我後來到美國攻讀電腦博士學位時,怎麼努力,都輸別人。每次考試,都深感挫折。但回想當年在台中一中的放牛班都熬過來了,心情便好一點,就繼續努力。
今年,台中一中通知我當選傑出校友,令我受寵若驚,五月一日,父親、三叔和太太陪同我參加頒獎典禮。校方讓傑出校友在陶片印上手印(圖二),燒製鑲嵌在牆上。我望著手印,彷彿是高中翻牆逃學時留在牆上的手印,不禁莞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