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一筆字古德悟道詩】(87)

星雲大師 |2016.11.30
2688觀看次
字級
寒山大士詩 水清澄澄瑩, 徹底自然見。 心中無一事, 水清眾獸現。 心若不妄起, 永劫無改變。 若能如是知, 是知無背面。 ──唐.寒山大士
圖/新華社
圖/佛光山提供

寒山大士詩
水清澄澄瑩,
徹底自然見。
心中無一事,
水清眾獸現。
心若不妄起,
永劫無改變。
若能如是知,
是知無背面。
──唐‧寒山大士
【作者小故事】
寒山大士出家後任運自然,隨時作詩,一生著有詩作數百首,其中三百多首被收入《全唐詩》中,並有《寒山子詩集》流傳於世。
然而當時徐靈府輯錄並作序的《寒山子詩集》早已失傳,現今流傳的《寒山子詩集》,是由初唐台州刺史閭丘胤作序的版本。
何以知道寒山大士的詩作總共有六百首呢?在其編號第二七一的作品已透漏消息:「五言五百篇。七字七十九,三字二十一,都來六百首。一例書岩石,自誇云好手,若能會我詩,真是如來母。」雖然現存版本只留下三百零七首詩,從中仍可以看到寒山大士的思想及詩作特色。尤其在作品中也有不少記錄他的生平遭際和坎坷經歷。
由此可以看出,寒山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愛作詩,每遇一事一物,都會即興作詩,透過詩文,將當時的情境與自己的思路表達得淋漓盡致。

【修行問題】
什麼是佛教的知見?
佛教的知見就是正見,是對萬事萬物培養正確的見識,是追求真理最根本、最重要的敲門磚。有的人學佛,受到一些委曲,遭遇一些困難,就退失道心,半途而廢,甚至對佛教有諸多的怨言,責怪佛菩薩沒有庇佑他,這就是沒有正見。
所謂正見,是對於自己所信仰的真理,不論遭遇任何疑難,都毫不動搖信念,反而更加堅定信心,把持立場,為護衛公益、宣揚真理而奮勵不懼。也就是要明瞭世間有善有惡、有業有報、有前生有後世、有聖人有凡夫的道理。有善惡、聖凡、三世、業報的觀念,才知道攝護三業,行善止惡,免墮三途輪迴。
此外,佛陀常講的「四念住」(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都是正見。
有了正知正見,人們就能明因識果,了解業報緣起,明辨是非善惡。也唯有正確的觀念,堅定的信仰,才能開發般若本性,完成圓滿人格。

──節錄自《人間佛教系列(七)佛法與義理》〈佛教對知見的看法〉

生活的解脫
文/星雲大師

我們每一個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有的人歡喜過居家的生活,有的人習慣過修道的生活;也有的人離不了世俗塵勞的生活,也有的人淡泊於清淨出離的生活,各種的人,過各種的生活。生活的內容,有人以讀書為生活,有人則以賺錢為生活;有人以職業為生活,也有人以旅行為生活;各式各樣的生活,依人選擇。而一個解脫者的生活是怎麼樣呢?我們可以欣賞一下:
第一、如山澗流水清澈透明:一個解脫者的身心,就好像山澗的流水一樣,非常清淨、非常清晰、非常透明,光明磊落,坦坦蕩蕩,巍巍乎、浩浩乎。解脫者的心境就像清泉,讓人覺得沁涼明淨。
第二、如嶺上白雲來去自如:所謂「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解脫的人,如同山頂上那片白雲,高山峻嶺也擋不住它,因為它來去自如。在佛門有一句話:「雲水三千。」有人問這是什麼意思?其實,它說的就是一個解脫者的生活,它像天上的白雲飄的來,又飄得走;又像地下的河水流的去,又流回來。出家人行腳就是雲水。雲水到哪裡去?三千大千世界。所以,雲水就是「行佛」。
第三、如花朵幽香芬芳自知:一個解脫者,他有自受用的生活,也有他受用的生活。因為他解脫了,他自有他的道德與修養,如同桂花的幽香,能夠影響到周遭的每一個人。歷史上,劉禹錫在《陋室銘》直言:「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蘇軾在《放鶴亭記》高唱:「子知隱居之樂乎?雖南面之君可與易也!」解脫的人,讚美超越的生活,顯露芬芳的氣質,自知而不驕慢,自信而不傲人。
第四、如江海明月自然映現: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一個解脫者如天上的月亮,你有了江,江裡面就會映現月亮,你有了海,海裡面也會映出月亮,無論你在哪裡,解脫者的心境都是光風霽月。又有謂「萬里無雲萬里天」,沒有雲的地方,天就會顯現;解脫者,也像一片藍天,他不給煩惱絆住,沒有無明束縛,即使有了煩惱,也扣不住他,就是世間塵勞,也繫不住他。只要解脫了,就不放在心上了。
因此,一個解脫者的生活,如山泉清澈、如白雲逍遙、如花香自如、如明月映現,就是一個美妙的生活。我們社會大眾,雖然身在紅塵,難以完全解脫,但「雖不能至,心嚮往之」,這也是可以讓吾人追求的。
一個解脫者的生活:

第一、如山澗流水清澈透明。
第二、如嶺上白雲來去自如。
第三、如花朵幽香芬芳自知。
第四、如江海明月自然映現。

──摘自《星雲法語》第七冊 p.233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