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不少的生日,每一個生日都標誌著記憶與心智的變化,在腦海中留下深深淺淺的記憶;那樣的記憶,也許褪色,也許模糊,但每個生日都是讓自己成長的印記,厚實對生命的領悟。
圖/Barry Lee
過了不少的生日,每一個生日都標誌著記憶與心智的變化,在腦海中留下深深淺淺的記憶;那樣的記憶,也許褪色,也許模糊,但每個生日都是讓自己成長的印記,厚實對生命的領悟。
圖/Barry Lee
文/Maple Day 圖/Barry Lee
過了不少的生日,每一個生日都標誌著記憶與心智的變化,在腦海中留下深深淺淺的記憶;那樣的記憶,也許褪色,也許模糊,但每個生日都是讓自己成長的印記,厚實對生命的領悟。
小時候,經常在我關燈上床快要睡著,意念朦朧,迷迷糊糊,就會浮出一個燈關掉之後,亮起燭光,還有歌聲的畫面……直到一日,看見一張照片,穿著白綠花洋裝、梳著沖天泡髮型的小女娃在點著一根蠟燭的蛋糕前面,笑得看不見眼睛,母親說那是我一歲的生日。記憶的印記,十分奇妙,因著這樣那樣的因緣,我就特別喜歡關燈點蠟燭,甚至對於生日唱生日歌、吹蠟燭、切蛋糕的儀式,有種著迷的執著,在那樣的氣氛中,一切都變得好有元氣,充滿希望。
那年,下班後,在麻辣火鍋店慶祝同事生日,非常盡興,時間就在歡喜熱鬧的氣氛中迅速流逝,快要十一點半的時候才赫然發現,忘了買壽星喜歡的巧克力蛋糕!搶在生日的最後半小時,我跟另一個同事衝到店外想去買個甚麼替代品,只看見松青超市的招牌還亮著,兩人在裡面巡過一圈又一圈,不大走運,最接近蛋糕的只有巧克力麵包……而我那「喜歡生日的時候唱生日歌、吹蠟燭」的習慣又開始作祟了,我盯著一盒拜拜用的紅蠟燭,猶豫許久,「湊和著用吧!」
我們帶著巧克力麵包與拜拜用的紅蠟燭,走回餐廳,一路上,笑不可抑,回到麻辣火鍋店,打開麵包,插上一根筆直還頗粗壯的紅蠟燭,全桌人莫不笑得東倒西歪,連餐廳老闆和其他客人也毫不遮掩他們的狂笑,一起加入,熟悉的、陌生的,大聲唱著生日快樂,揚言「明年生日再補蛋糕」!
那次的生日趴,那根紅蠟燭,儼然絕響──與會的同事,陸陸續續,都離開公司,在不同環境,各自生活奮鬥,再也沒有一次能夠湊足全部的人,齊聚一堂;剩下的,只是偶爾揚起嘴角的回想,與一個未實現的蛋糕。
曾在《人生雜誌》讀到「世皆無常,會必有離,勿懷憂也」《佛遺教經》。世間沒有一件事,沒有一段關係是恆常不變的──好像必須經歷過很多次的無常之後,方能領悟,也才能釋懷,變就是常,無常也是常,好像才能慢慢地「活在當下」。
很多人不喜歡過生日,總說每過一次,就老一歲;但諷刺的是,不過生日,難道就不會老一歲嗎?歲月並不會因為你不過生日,就帶著同情心而停下腳步,他依舊向前飛奔,像逃家的孩子,頭也不回。我不再執著生日儀式,吹不吹蠟燭,有沒有蛋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次的生日,就是一個活在當下的幸福。那個被我們欠著巧克力蛋糕的摩羯座同事,生日又屆,也藉此,寄上巧克力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