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宋玉澄
初次拜訪一位民俗與古物的收藏家,甫入房門,即見牆上掛著隻隻巨大如人高的鋸子。心中就是一驚,儘管那是見證七、八十年前,台灣山區伐木的鐵證,但碩大的鋸齒,總給人一種凶猛決斷的不祥感覺。
文與圖/宋玉澄
初次拜訪一位民俗與古物的收藏家,甫入房門,即見牆上掛著隻隻巨大如人高的鋸子。心中就是一驚,儘管那是見證七、八十年前,台灣山區伐木的鐵證,但碩大的鋸齒,總給人一種凶猛決斷的不祥感覺。
然而事實上,卻是相反。收藏的主人解釋:「鋸與聚同音。子,除了有子嗣之意、亦含有金子、銀子的意思;所以,鋸子就有聚納子孫與財富的意味。而且鋸子愈大,聚納的力量也愈大!」
這不由得讓人想到,以物喻意,幾乎是人類共通的傳承,愈是悠久的民族,這樣的趨勢與習慣,就愈融於生活中。如在華人族群中,畫著一隻蝙蝠,就知道是福的意思;一隻倒吊著的蝙蝠,就意味著福到了;而群聚的五隻蝙蝠,就是五福臨門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