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不丹宗堡(上)

文與圖/梁國興 |2016.11.16
2285觀看次
字級
圖/梁國興 1
圖/梁國興 2
圖/梁國興 3
圖/梁國興 4
圖/梁國興 5
圖/梁國興 6
圖/梁國興 7
圖/梁國興 8
圖/梁國興 9

文與圖/梁國興

不丹整個國家分為二十個行政區,每區建有一間主廟,稱為宗堡(Dzong),由政府和僧人共管,是各區的行政中心。在政治宗教合一的不丹,宗堡無疑是最高權力中心,政府和各區高僧都在此辦公。

宗堡建築像歐洲城堡一樣的雄偉,大多數座落在山丘頂上,居高臨下的位置或河流的匯流處;因它們處在戰略要塞,為了抵禦外敵而設。

宗堡有著高高巍峨的牆壁,牆的四周高塔矗立著,經典的線條裝飾、中間有大庭院和漂亮的樓層,宗堡裡還有大型的修道院。

宗堡的使用規畫是一分為二,有前後分的,或有左右分的;一半是政府辦公的地方,另一半是喇嘛修行的場所。遊客只可參觀寺廟院落和部分殿堂。

帕羅宗堡──日蓬堡(圖❶)是不丹最為知名的建築,始建於一六四四年。本名應叫作仁增潘世珍宗,通常簡稱為日蓬堡(圖❷),意思是「堡壘上的珠寶堆」,這裡曾被用做保衛帕羅河谷的堡壘。帕羅宗前身是地方政府的辦公機關,包括國民議會的會議大廳和地方法院都曾建在這裡(圖❸)。

不丹著名的電影《小活佛》,就在此取景;盛大的帕羅戒楚節每年春天在這裡舉行,場面相當熱烈。古時用作帕羅宗瞭望塔的「塔宗」,現在已建成為不丹的國家博物館,藏有多達三千件藝術品。

普納卡宗堡(圖❹)坐落於父親河和母親河的匯合處,海拔一四六三公尺,是不丹的建國者沙布隆在不丹修建的第二座城堡,一九五○年以前,普納卡一直是不丹的國都。

普納卡宗堡是不丹最美麗的宗堡之一,於西元一六三七年開始修建(圖❺)。中央塔樓長近一八三公尺、寬七公尺多,高六層,呈長方形(圖❻),收藏了大批的不丹佛教手稿、佛教為主題的畫作和逼真的佛教喇嘛畫像。在顏色瑰麗的高塔里,保存著古代不丹沙布隆的真身遺體,供奉遺體的房間,除了國王和某些高級喇嘛外,誰都不能進去(圖❼)。

紮西卻宗堡(圖❽)是首都辛布的政府中心,位於旺楚河西岸。這莊嚴、宏偉的一座城堡是現任國王的辦公場所,以及內政、財政部門所在地,也是喇嘛首領堪布喇嘛的夏季駐所。

紮西卻宗堡的海拔為二五○○公尺,建於十三世紀,由不丹宗教之父帕角·杜岡·斯普戈喇嘛所建。為一座四邊形石砌建築物,高七層,每層高度不等,蓋以冷杉木緩斜屋頂,襯有木板,其屋簷寬闊。房間外面有一排用美觀的柱子支撐的遊廊和九公尺多高的圍牆,從牆基到頂部,稍稍向內傾斜。城堡中央是大喇嘛的正方形建築物宅邸(圖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