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嶠人物萬象】 左舜生與新文學的出版

文與圖/黃議震 |2016.11.16
2867觀看次
字級
圖/黃議震 左舜生先生信札。

文與圖/黃議震

民國二十四年,朱自清編選《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將新文學運動的新詩,自民國六年胡適在《新青年》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以來,至民國十六年,第一個十年的新詩詩作編選,是新文學運動以來最有系統、最龐大的新詩結集,勾畫「詩界革命」(按:朱自清語)的新詩發端與發展的脈絡。

書中所編選的詩人依目錄排序,為胡適、劉半農、魯迅、沈尹默、俞平伯、周作人、左舜生、朱自清……傅斯年……郭沫若……徐志摩……邵洵美,收錄五十九位新詩作家的四百一十一首詩作。

朱自清在《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的〈選詩雜記〉中談到「選詩」緣起:「民國十年和葉聖陶同在杭州教書。有一晚,談起新詩之盛,覺得該有人出來選汰一下,印一本詩選,作一般年輕創作家的榜樣……我們要看看我們啟蒙期詩人努力的痕跡。他們怎樣從舊鐐銬裏解放出來,怎樣學習新語言,怎樣尋找新世界。」(註❶)其中如劉半農、沈尹默、俞平伯等人,也暫時拋開律詩、絕句的吟詠而投入勃興的新詩寫作。

《詩集》中所錄沈尹默詩作〈三弦〉,朱自清更認為「是不該遺漏的」(同註❶),而劉半農新詩〈教我如何不想她〉:「天上飄著些微雲,地上吹著些微風。啊!微風吹動了我頭髮,教我如何不想她?……」至今,仍為人傳唱。

另外,左舜生的〈南京〉一詩,也收錄其中,「……南京,我要和你小別了!我和你兩年的戀愛,多謝你送給我許多親愛的煩惱;你把煩惱完全交付給了我,我要和你小別了。」(註❷)這首詩原載於《少年中國》第一卷第九期,在新詩啟蒙期也算是「情境較新」的詩作。

左舜生早期不只投入新詩寫作,更是民國初年新詩詩集出版的重要推手,朱自清在〈選詩雜記〉中特別提到編選《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所倚重的《詩》月刊、《晨報詩鐫》兩大新詩期刊 ,曾受左舜生的大力挹注:「《晨報詩鐫》人人知道,不用說;《詩》月刊怕早被人忘了。這是劉延陵、俞平伯、聖陶(按:葉聖陶)和我幾個人辦的;承左舜生先生的幫助,中華書局給我們印行。」(同註❶)

「新文學運動的開創,固然得力於北京《新青年》、《新潮》兩大雜誌的鼓吹闡揚;但是它的繼續推廣和發展,使新文學取代舊文學的地位,則上海商務、中華兩大出版機構,出力最多,尤功不可沒。」(註❸)

曾在民國八年的五四運動中,「廣樹聲援」(註❹)各大學學生的左舜生,於民國九年受聘為中華書局編譯所新書部主任,並極力主張出版新文學作品。而現今大陸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作詞者田漢,亦在左舜生邀請之下進入中華書局編譯所工作,田漢翻譯莎翁的《哈孟雷特》、《羅密歐與茱麗葉》、王爾德的《莎樂美》等,即是在中華書局時期完成及出版的。

民國十五年,左舜生在中華書局的資助下,赴法國留學,隔年秋返國,仍在書局任職。民國二十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左舜生與陳啟天等創辦《民聲週報》,主張對日作戰,至隔年「一二八」淞滬戰起,才辭去中華書局職務(同註❹),轉至復旦大學、大夏大學任教。

而曾經致力於新書出版的左舜生,在時局變化中投身政治,「後來國民黨的上海市黨部,曾以訓令方式,通知上海各書店,一次禁止了兩百種以上的新書,單我(按:左舜生)在中華經手出版的,也在二十種左右。」(註❺)這大概是曾以出版事業為榮的左舜生所始料未及的吧!日後左舜生奔走國事並與曾琦、李璜以「中國青年黨」叱吒民國政壇,昔日的新文學的創作、出版,彷彿黃粱一夢,過眼雲煙。

而當年,朱自清編選《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中的五十九位新詩作家,除了早逝的魯迅、徐志摩、聞一多、劉半農、朱自清等人外,民國三十八年,隨國府遷台的新詩作家為數不多,但這一年四月,左舜生自滬來台。此後的左舜生在大時代的動盪中奔波於港、台兩地,對新詩創作早已失去了興味,不再是《少年中國》中,偶以「左學訓」署名發表新詩詩作的新青年……

註解:

❶出自朱自清編選的《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原版影印本,業強出版社,一九九○年二月出版,第十五~十九頁。

❷同註❶,第四十九頁。

❸出自趙聰著《五四文壇泥爪》,時報出版公司,民國六十九年六月三十日初版,第一二○頁。

❹出自《國史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第七輯之〈左舜生先生行狀〉,國史館,民國八十一年七月,第六十七、六十八頁。

❺出自左舜生著《左舜生選集.近作集》,大西洋圖書公司,民國五十七年元月十日初版,第十六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