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嶠人物萬象】南普陀寺刻石瑣記 文與圖/黃議震 |2018.06.06 語音朗讀 398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天王殿壁上刻有曾遒所書著名長聯。圖/黃議震 楊浚題字刻石「袖中東海」篆書。圖/黃議震 呂世宜誌遊刻石。圖/黃議震 太虛大師題字上聯(右圖)與下聯。圖/黃議震太虛大師題字上聯(右圖)與下聯。圖/黃議震 文/黃議震 日前,得數日之暇,便不加思索地飛赴廈門,一則是廈門四周環海,即便酷暑,也不至有燜熱之感,一則是廈門南普陀寺與台灣近代史關係甚深,寺內諸多題記、刻石,總是令我魂牽夢縈。 因此至南普陀寺除禮佛外,記錄碑刻,亦是此行一大要事。 昔日多次訪寺,總逢陰雨連日,拍照不便,只能望碑興嘆,而後廢然而去;此行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果真遊人如織,所幸尚能在人群縫隙之間,拍得若干影像。 其中,在南普陀寺中軸線上的第一進天王殿上,即刻有曾遒所書著名長聯:「佛心圓覺耀中天,爍破群昏鎮日乾,及早回頭誰是我,鐘聲撞徹未生前;四十九年說向誰,揚眉瞬目悟真機,青山欲吐本來面,綠水長留性月遲。」(南普陀寺此聯撞、留二字,常被誤植為敲、流) 曾遒,曾於清末渡海來台,在台灣留下不少墨跡,今台北龍山寺仍可見石柱上刻有曾遒題寫的長聯。 大雄寶殿石柱中,刻有圓瑛法師所撰並書聯句:「法身無去無來,住寂光而不動;德相非空非有,隨機感以恆周」,此聯圓瑛法師題於「民國第一壬戌六月」,即民國十一年;隔年十月,圓瑛法師在基隆靈泉寺住持善慧法師、台北觀音山凌雲寺住持本圓法師禮請之下,來台傳戒,弘法足跡遍及台北、基隆、台中、台南等地。 大雄寶殿之後的大悲殿廊柱,刻有太虛大師於民國二十年所書「五老此留形,清淨為心皆補怛;普門無定相,慈悲濟物即觀音。」 太虛大師與台灣的因緣很巧妙,太虛大師在〈出關與遊台灣日本〉記有來台機緣:「時台灣基隆月眉山靈泉寺寺主善慧,請圓瑛去講演佛學,並托代請水陸正表及頭單香燈。水月法師(按即岐昌長老)及他的法徒靈意,已應擔任水陸之事;圓瑛以寧波接待寺、福建會館等事忙,轉請我去。」(註❶) 民國六年,十月十九日太虛大師渡海抵達基隆,而此行見聞,對太虛大師日後僧伽改革運動影響頗鉅。 南普陀寺是依山而建,在藏經閣後有登往後山的蜿蜒山路,沿著石徑拾級而上,隨處可見前人刻石,其中最為重要者為呂世宜誌遊刻石:「大清道光十有二年,歲次壬辰黍月五日己酉,富陽周凱、侯官楊慶琛、龍溪孫雲鴻、同安呂世宜、海澄葉化成同遊,世宜隸石。」 呂世宜為清代板橋林家三先生之一,存世碑刻並不多見,南普陀寺刻石是其中最見氣魄者;另外,刻石中之葉化成,亦同為林家三先生之一;而周凱在與呂世宜同遊南普陀寺的隔年(道光十三年,一八三三年)出任台灣兵備道,來台「掃滅嘉義張丙餘黨」(註❷),道光十七年(一八三七年)周凱病逝於台灣任上。 在呂世宜誌遊刻石的另一側,可見楊浚題字刻石:「袖中東海」篆書四字,落款「光緒辛巳四月楊浚書」;楊浚曾於同治八年(一八六九年)九月渡海來台(註❸),隔年受淡水同知陳培桂聘任纂修《淡水廳志》,並在新竹明志書院設採訪局,為北淡存錄史料之功,至深且遠。 太虛大師、圓瑛法師、呂世宜、曾遒、楊浚,五人皆與台灣頗有淵源,並曾渡海來台,對台灣佛教、文化的貢獻及影響,至今歷劫不磨,因而訪南普陀寺禮佛之餘,不得不記此淨域中之諸多刻石。 註解: ❶出自太虛大師著《太虛大師全書》第二十九冊,善導寺佛經流通處印行,一九八○年十一月三版,第二一九頁。 ❷出自顧力仁主編《台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國家圖書館,民國九十二年十二月初版,第二○三頁。 ❸出自楊浚著《冠悔堂詩鈔》卷四,國立台灣圖書館藏。 前一篇文章 【喜見善緣】最好的獎品 下一篇文章 【如是我修】為什麼死的都是好人?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藏在剪紙中的故事】玉山積雪──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荒漠甘泉【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文化遺產】恬靜的安東河回村 作者其他文章【海嶠人物萬象】孽海花外的曾樸父子(下)【海嶠人物萬象】陳定山的蝶夢花酣【海嶠人物萬象】《全臺詩》中的台灣四翰林【海嶠人物萬象】 趙恒惕居士與日月潭慈恩塔【海嶠人物萬象】 王夢鷗的《鄒衍遺說考》【城市風景】 巴黎耶誕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