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梓特教視障生郭懷鈞,細說創作理念。圖/記者楊祖宏
【記者陳玲芳大樹報導】十八歲的郭懷鈞,就讀國二時,因細菌感染導致視神經損傷,嚴重的弱視,讓他幾乎看不見,醫生形容他的眼睛就像「壞掉的電視機」;儘管如此,他仍不放棄心愛的繪畫創作,因為感覺「浪漫」而留長髮的他,以去年捐髮給癌症病友的經驗,創作了《贈髮之愛》等十幅小品連作,在特教生藝術創作比賽中脫穎而出,贏得眾人讚賞。
特教生的「視」界,如同從小就被「幻覺」所擾,依然成為日本國寶級畫家的草間彌生,想像世界更為豐富多采!本屆國際書展暨蔬食博覽會另一「藝」類活動,「發現台灣草間彌生─二○一六高雄市特教生藝術創作聯展」,昨在佛館禮敬大廳舉行開幕典禮。
三名來自高雄市立楠梓特殊學校,分屬自閉症、中度智障與重度視障的學生,囊括了前三名,讓全校師生與有榮焉。第三名得主郭懷鈞,國中時期喜歡看漫畫、畫漫畫,視障雖然帶給他諸多生活上的不便,他卻幾乎從不抱怨,不改幽默本性。
心靈意象 躍然紙上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因視力病變,發展出獨特的「一筆字」;只看得到眼前三到五公分的視障生郭懷鈞,也努力練就出「一筆畫」。郭懷鈞表示,「老天爺跟我開的玩笑不算太大」,因為祂並沒有完全奪走他的視力,讓自己還能夠用「線條銜接線條」、不間斷的「一筆畫」方式創作,「近距離」(約莫兩個手掌厚度)欣賞自己的作品。
指導老師葉世原說,懷鈞因為視障,作品從照相寫實,走向心靈意象,永遠正面樂觀看待人生的態度,也表現在以「愛」為題的十幅系列作品中。
榮獲首獎的謝承佑,患有中度自閉症,作品《快樂的大象們》,訴說著大象來到草原,有站著、坐著、趴著的,你一句、我一句,非常開心,分享喜悅的心情,表現出和諧快樂的情境。
承佑個性天真樸實、與世無爭,陶藝操作過程中,幾乎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就是很自然地「又貼又畫」而已,最後完成的作品,他也說不出、不知道,都是周遭同學們幫他想一個名稱,然後他就隨興附和。
超越言語 用畫溝通
第二名張晏慈的《生態世界系列》,將探索發現的感覺、感受、感想,轉化為圖像思惟,並以具體繪畫媒材,表現自己的觀點,成為與家人朋友溝通的媒介。晏慈雖是智障中度,也擁有自閉症者伴隨的障礙症狀,歷經自發性的繪畫歷程,開啟她主動去摸索、覺察周遭人事物的動態變化。
高雄市立楠梓特殊學校校長聶惠如說,走進「原生藝術」的世界,就如同走進一段奇妙的旅程,憑藉身心障礙學生的手、眼及獨特的觀察方式,為每一個人開啟一扇窗口,引領大家走入一個不曾到過的時空,感受另一種生命的境界。
藝術創作聯展在各校特教及美術老師指導下,由二十多位身心障礙學生,於佛陀紀念館展出約三十餘幅作品,展期即日起至本月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