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鍾邦友(高雄市/高職教師)
因應二○二一年軍訓教官全面退出校園,高中職將比照大專院校,每退一位教官,教育部至少補助七十萬元,讓學校改聘校安或學務(輔導)人員。
所謂校安,是否僅是保全員?學務(輔導)人員是否具備心理輔導素養?能否表現比教官更稱職?可否像教官一樣護衛學生,挨住惡徒的刀槍?
教育部的如意算盤是:一位教官薪水可聘兩三位保全人員,但不同的付出,三個「臭皮匠」能否勝過一個「諸葛亮」?只要問問高中職校長、教師及家長,就知道未必如此樂觀。
各大學均擁有駐衛警察隊,負責災害與意外防範的校園維安工作,大學的教官退出校園,只要在學生生活輔導方面,補足相關人力即可。
對高中職來說,教官的存在,扮演的是介於警察與輔導教師之間的綜合體,甚且是學生保母的角色,單論校園維安,倘若高中職或中小學均有具備警察權的校警,又何需把馮京當馬涼?
我服務的公立高職,日間部七十五班近三千位學生僅配備五位輔導教師,平均一位輔導教師必須服務六百位左右學生,如果不是十多位教官在生活輔導的分攤與協助,如何應付龐大的學生輔導人力需求?
鍾邦友(高雄市/高職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