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回印度】 佛光山印度佛學院

文/陳菽蓁 |2016.09.06
2370觀看次
字級
【夢回印度】 佛光山印度佛學院

文/陳菽蓁

熱鬧與寧靜共存的天空下,低矮的樹林勾勒出一座純樸的地方,平坦寬闊的尼連禪河因佛陀的修行之路而淵源流長,綠野平疇裡孕育著恬然知足的人們,牛兒與汽車攜手走過的道路──佛陀也曾赤足在這裡行走!

馬斯地埔村(Mastipur Village)位於菩提伽耶正覺大塔腳下,步行到大塔約二十分鐘,是個寧靜的小小村落。一進村莊的小路旁,有一座佛寺,是「佛光山印度佛學院」,寺裡兩位來自台灣的法師與兩位來自拉達克的印度籍法師,秉持人間佛教理念的慈悲行願,將佛法帶回佛陀成道的菩提伽耶,讓當地居民有機會重回佛陀懷抱。

二○○八年,道場成立了佛學院和育幼院,由幾位法師帶領著二十幾位九到十九歲的孩子。這群幸福的孩子和法師住在一起,在清淨無染的環境中生活,在法師無微不至的照顧和教導下,孩子們個個謙恭有禮、活潑快樂;除了一起在課堂上受教育之外,孩子們一起灑掃作務、料理三餐,於日常生活和動靜之間、晨課與安睡之際,時時薰修、日日學習佛陀的慈悲教義。這裡,有佛陀雙臂護衛著的輕安與靜默、也有佛菩薩的溫暖目光,日夜看著孩子們在其中陶然安樂。

但佛寺外的村莊,那一對對黑白純淨的大眼睛,不也需要佛陀的溫暖慈暉?這裡是釋迦牟尼佛的故鄉,這裡的孩子都是佛陀的孩子,如果可以讓他們更愛自己的家鄉、更認同自己的文化,他們的生命會多了美麗的風景、眼裡必能看見更多的希望!

能不能將對佛陀的感念心情,回報在這塊聖地上?

經過慎重的思量與反覆討論,院長商得法師們同意並與寺裡孩子有了共識後,即著手進行鄉村教學的計畫;這不是片段的施予而是長遠的功課,這也不是單向的指引,而是一條相互成長的學習之路。為了走出去,孩子們必須更努力,並在布施中給自己的人生賦予新價值。

從此每一分的學習都有更大的深意,為了即將擔負另一分責任,院內的學習與修行功課就愈加重要了,法師們和孩子都非常樂意為此付出更大的努力,這是印度佛學院與村莊的大事!「佛光山印度佛學院」因這被賦予新的使命,展開另一段別具意義的課程!

為了分享與回饋、也為了學習和成長,這群還在受教育的孩子要走出寺門,從台下站上講台、負起知識傳遞者的角色。

這其中,最小的孩子才九歲,課堂就在村莊那棵大樹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