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處是吾鄉──瑞士紀行3

文/陳菽蓁 |2024.11.10
400觀看次
字級
圖/陳菽蓁

文/陳菽蓁

走出歌爾芬根(Gelfingen)小鎮郊區的瑞士佛光山,我遊歷了幾處瑞士的城市與大山,在人文與大自然間時時充實眼界、日日飽餐心靈。瑞士的火車真是旅人的福音,它帶著我去義大利、德國,帶我在瑞士訪城鎮、上高山,指向天際的長長鐵道彷彿可以通往想去的天涯海角。

轉到第三趟火車時,已到邊界,有人來檢查護照了。

車窗外景物逐漸多了陽剛氣,車上人種也有了變化,鼻子更高聳、額頭更光潔、外表更高傲了起來,忽然覺得車廂內的氣場更強大了。

下了火車就被繽紛的花圃和好看的建築物吸引了,這個萊茵河邊的德國小鎮有許多驚喜,冗長的有中古世紀風的石板小巷,街上房子造型可愛色彩粉嫩明朗但看起來老實堅固,連迎面而來的老人都親切有禮的和你打招呼,而且,德國的物價比瑞士便宜多了。真是一個弘大氣卻不失溫暖的地方。

蘇黎世(Zürich)

這一天天氣很好,是認識這城市的好日子。

對於蘇黎世,我給她的名詞叫「靜奢風」。蘇黎世火車站前面就是班霍夫大街,是歐洲最長的購物大道,被稱作是世界上最富有的街道。登上只有一點點高度的林登霍夫山,可俯瞰利馬特河兩岸。蘇黎世老城區被利馬特河劃分,俯瞰利馬特河兩岸與河上的無限風光。整座城市的故事都在眼底下展開:

老城區的奧古斯汀巷蜿蜒古樸石板路,兩側是風格精緻的美麗樓窗,蘇黎世大教堂的雙塔、聖母大教堂的大鐘樓、班霍夫大街、美術館、歌劇院、蘇黎世湖……天然的、藝術的、豪華的、浪漫的什麼都有。那麼恰如其分、自信從容的蘇黎世,富過三代才懂吃穿的蘇黎世。

讓人流連忘返、頻頻回顧的蘇黎世。

琉森(Luzern)

琉森湖很有名,有時清澈動人、有時煙霧迷離,但不管她的面貌如何,總是有雪山守護,矢志不移。

拉貝爾橋是琉森的地標,木造的風雨廊橋已經七百年了,走在上面可以明顯的看見歲月在流動的同時,如煙的往事也在橋上駐足不去。很美,也很哀傷。

木橋前面的大碉堡矗立在藍天下,巨大的身影倒映在水中,安靜又無奈的演繹歷史的滄桑。這個巨無霸曾是穀倉、瞭望台,還有它也是監獄。想到幾世紀以來被幽禁的囚犯,忽然升起些微絕望的心情。

瑞士很美,不知為什麼,有時也讓人心碎。

幸好,橋那頭是波士頓大教堂,玫瑰石的祭壇和玫瑰石的巨大圓柱,華麗典雅中有使人沉澱安靜的力量。幾次去琉森,總是帶著這樣的複雜心情。

在風光如畫的瑞士,面對這夢幻似的絕世美景,竟會無端生起莫名的愁緒,「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旅行,並不總是帶著愉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