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序 心若無一物
文/楊錦郁
我和滿濟法師以文字相交逾十五年,也讀過他的多本著作,常說「文如其人」,這話用在他身上好像又不那麼貼切,他個兒小,狀似慧黠,另方面,卻有不流俗的直性,或許這般,讓他行走在人世間,有種「孤獨」感,所以和聖修伯里筆下、居住在B612星球上,與玫瑰花相伴,永遠長不大的「小王子」特別同情共感,乃至以「小王子」為筆名。
滿濟法師或「小王子」的著作頗豐,不論是日常行住坐臥、叢林生活、旅途見聞,學佛釋義,透過他流暢優美的文字,都能帶著讀者領受寫作的感染力以及行佛的法味,在他的筆下,鋪展出一個出家眾皈依佛法,深入經藏後,所擁有的巨大正面能量,這股能量涵括菩提心、慈悲力、智慧和柔軟,加上釋尊和星雲大師的法教,足以對治現實人間的諸多疑難雜症,讓人不由得讚歎、動容。讚歎的是字裡行間甘美的醍醐味;動容的是他文筆的熨貼人心,內心的自在豐盈。
同為寫作的人,我常喻滿濟法師是天分型的作家。寫作本質上是作者面對自我心靈成長的一種呈現,「靈性」的停滯或成長,透過筆下,幾乎無所遁形,差別在於創作者主觀上是否意識得出來,有時眼高手低,有時言不及義,但觀諸滿濟法師的作品,只能佩服他的書寫又快又好,尤其讀了這本《華嚴之心》,讓我覺得他在寫作及修持上又有「輕舟已過萬重山」的開闊。
《華嚴之心》很好讀,寫的無非是一個出家人日常的生活,讀經、捏陶、喝茶、編輯工作、悼逝,或對新聞的看法。「好讀」是因作者行過前中年,經歷生命的焠煉和佛法甚深的薰息,以一種簡樸流利的行文和讀者分享,日常生活最重要的事不過呼吸,捏陶重「煉心」、喝茶安住在「當下」、工作不離「清淨」、悼逝思「無常」,將受傷的雨燕送到保護動物協會,因在華嚴世界裡,大自然裡一花一草或小鳥小狗,萬物皆有佛性。
滿濟法師寫得雲淡風輕,但身為讀者和寫作者的我,卻看得既嚮往又慚愧,嚮往的是他已在萬重山之外,慚愧的是他以《金剛經》破有為法,以《華嚴經》關愛十方法界,以《大般若經》激發道念,而自己卻還在紅塵中與貪瞋痴纏縛。
從書中〈涼鞋拖鞋羅漢鞋〉的一段「羅漢鞋陪著我走了近三十年,那鞋面的六個洞,提醒學佛的行者,不要被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欺瞞,要看破六根捲起的塵埃,時時勤拂拭,保持心鏡的澄澈潔淨」,不禁聯想到「心若無一物,蓮花遍地開」,祝福「小王子」長大成為「法王子」。
(本文收入作者新書《華嚴之心》佛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