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茲卡病毒感染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日宣布,國內出現第四例境外移入的茲卡病毒個案,感染者是四十三歲本國籍女性,今年二月隨夫前往聖露西亞工作遭感染,為首例感染茲卡病毒的台灣人,所幸未懷孕。
該名感染者七月二十四日與丈夫從聖露西亞返國,二十六日出現噁心、嘔吐、發燒、流鼻水、關節痛及肌肉痛等症狀,二十九日臉部、肢體出現紅疹再度就醫,通報採檢,前天確認感染茲卡病毒。
感染者家住新北市,所幸發生症狀後警覺性高,自行在家中隔離,目前在家休養,病情穩定,家人未有感染症狀。
疾管署防疫醫師魏欣怡說,這名女性感染者並未懷孕,經實驗室比對病毒基因,與法屬馬丁尼克、巴拿馬、哥倫比亞病毒株相似;依病毒血症期推算,個案應自我防蚊隔離至八月六日,後續加強自我防護。經評估其住家周遭的病媒蚊孳生情形,及廢棄容器囤積狀況,研判第二波感染的風險相當低。
疾管署資料顯示,國內截至目前共四例境外移入個案,尚未出現本土病例;現階段防疫重點,在於境外與邊境防疫,透過航機掃蚊、入出境衛教、入境發燒篩檢、旅客申報、港埠抽血檢驗、後送醫院診治六大防疫措施,阻絕茲卡病毒。
疾管署提醒民眾,離開流行地區,應依循「二二二六原則」防護,女性無論有、無疑似症狀,均應延後二個月懷孕。
旅遊疫情建議部分,疾管署已將具流行疫情之五十四國或屬地,包括泰國、菲律賓、越南、印尼四個亞洲國家,以及鄰近主要疫區中南美洲的聖露西亞,旅遊疫情建議列為警示(Al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