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好人才離台與好人才來台

 |2016.08.05
3515觀看次
字級

台灣人才流失情況嚴重,雖各界呼喊多年,政府卻沒有一套完善的人才計畫。致使近年來,外面的人才無法進來,原因是台灣的種種制度設限,一流人才無法為台所用,尤其是兩岸交流之後的互動在一來一往之間,落差愈拉愈大。

「中興以人才為本」是傳統的老話,但時至今日尤其顯著,一家企業若缺乏創新人才,注定要走上倒閉的命運;一所學校,如不重視師資和學生的素質,注定要關門;至於一個社會如果人才都往外跑,又拒絕外來的人才進入,必定無法適應世界趨勢,而要淪為落後國家。

中研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日前接受媒體訪問,談到台灣的高教,他說「台灣非常、非常的不國際化,心態比大陸還保守。」並直指台灣害怕好人才來台,更怕招收好學生。大陸學生來台幾乎不能念國立大學,「香港八所大學收到的都是台灣的好學生,只有台灣不想收大陸的好學生,這太沒出息了!」

台灣人才流失的主因當然是因為環境留不住好的人才,從學校到職場都一樣,校園內的學術風氣已經變質。除了政治惡鬥風氣進入校園,師生關係也早已質變,當國際情勢巨變,一個有才能的學生當然不願意成為井底之蛙。很多年輕人願意到大陸念北大、清大原因在此。

職場上往大陸跑的更多,因為台灣的經濟環境欠佳,薪資低、沒前景、工作沒保障,大陸除了互聯網的新企業帶動許多產業之外,半導體產業也欣欣向榮,各項工程建設乃至文創、藝術界莫不需才孔急,大陸又祭出許多優惠台商、獎勵青年創業的措施。台灣中壯代在大陸生根者多矣,年輕世代又相繼投入大陸市場。

國外或陸港人才無法來台的原因,是因為法律限制太多,各界呼籲政府鬆綁多年,顯然無效。

外人不來的一個原因固然是經費所限,如大學無法聘國際一流教授是因為薪資太低;相對的,我們的一流教授因為高薪而相繼出走往香港、大陸跑就是例子。

除了經費,郭位提到了一個重點,就是心態。台灣很多政策受到意識形態的左右,採取自大、排外的態度,民粹經常引領政策。陸生來台政策就是這樣心態下的產物。對陸生、陸配的不公平待遇,就是一種排外,反中的民粹意識作祟。

春秋時代有楚材晉用的例子,魏晉南北朝時代,晉室南遷,許多士族仍留在北方,為北朝所用,成就了北朝的盛世,最後為隋唐所繼承,成為中華文明的一部分。人才是國家的根基,誰不願意為自己的社會奉獻?留住自己的人才能為社會所用是政府的責任,晉用外來的人才也是政府的責任。

「為什麼害怕好人才來台?」郭位的忠告雖然是老話,但今天仍然值得重視;我們還要問一句「為什麼不怕好人才外流?」政府若再不重視人才問題,台灣的競爭力必將每況愈下,很快會淪為三流社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