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經典之鑰 肯定我是佛

文/王雯華 |2025.10.26
168觀看次
字級
圖/廖月霞、資料照片
圖/廖月霞、資料照片
圖/廖月霞、資料照片
圖/廖月霞、資料照片

文/王雯華

佛光山普門寺十月十七日禮請佛光山桃園講堂住持覺元法師開示「經典之鑰」。佛法是生命自覺教育,講說《金剛經》、《地藏經》、《法華經》及《圓覺經》,分析佛性作用與修持功德利益,信眾為法而來歡喜受益,隨法師喊出「我是佛」表達精進修持提升的決心。

覺元法師指出《金剛經》的核心精神在:離相、無住。皈依三寶、學佛的道念能金剛不壞、不退轉,關鍵在無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執取,放下顛倒不計較就能降魔、成道。實踐可從無相布施、無住生活、無我度生、無得而修、持戒清淨、無生法忍做起。例如弘法宣教時無優越感,口述心行表裡合一言行一致;生命不死,六道輪迴如同換屋喬遷;既然我是佛(本具如來智慧德相)自然應該慈悲喜捨,換位思考來理解、諒解他人,化解矛盾包容無諍,家庭和諧、與人歡喜共融。

《地藏經》孝道精神貫通篇章,地藏菩薩世世為母親發願設齋供佛,為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誓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感得諸佛菩薩讚歎、天神擁護。法師鼓勵學習此菩薩大願精神,孝養父母尊重三寶,感得家宅永安、先亡生天,多遇聖因等功德利益,重要性不可言喻。

《妙法蓮華經》經文內容強調「由信成佛」。覺元法師指出,常不輕菩薩對眾生深信「汝等未來皆當作佛,不敢輕慢汝等。」法師說明菩薩行者若以供養如來的心來敬重對待他人,秉持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願力度眾、不分別揀擇、不捨棄任何一個眾生,必能增長福慧、善根,積小善而能成佛。

《圓覺經》屬於一乘圓教,「圓覺妙心」本自具足。世尊在三昧平等法會說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教十萬大菩薩趣入諸佛本源。如來藏自性分在纏、出纏兩種,法師以木乃伊被紗布捆綁為例說明,凡夫眾生多有纏繞、牽絆束縛,需要覺悟並層層剝離,經教如同電器使用說明書,幫助大家層層提升斷惑證真、出離煩惱(有漏),活出本來無一物的般若空性慧。

法師表示,現實生活裡可觀察自己是否做到忍辱,來檢驗有無般若。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當年面對打擊阻力,從未失望沮喪,無仇怨心態,進而邀請反對批評者到東方佛教學院任教,積極化解矛盾,共同為佛教興隆奠基努力,展現無諍三昧、無生法忍,給予機會共存共榮的事蹟,令人讚歎、崇敬。

覺元法師勉勵大眾,離相無住的般若智慧是第一波羅蜜,生活修持裡時刻啟動「圓覺妙心」,遠離貪瞋痴,行六度以體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退一步海闊天空。經由誦讀、理解、應用佛經智慧金鑰匙,顯發本具的佛心,包容、尊重一切,圓滿幸福安樂的生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