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業者最期待「城市行銷」與「興建特色觀光景點」。圖╱記者李碧華
台灣觀光發展潛力無限,來客人數去年正式突破千萬人次,晉升為「千萬觀光大國」。然而兩岸關係重新洗牌,據了解,七月二十日起,陸客來台簽證全面停止,粗估一年會有二六一億元的損失。
究竟,陸客減少對觀光產業的衝擊為何?業者又如何因應?多數觀光業者應變能力強、靈活度高,不乏業者已提早開發其它業務、客源,並推出各類促銷活動,讓陸客驟減的影響降到最低。
職場專家李大華分析,國內觀光業發展多元、分工專業,針對單一市場營運的業者不在少數,也因如此,陸客減少對於陸客為主的業者影響甚鉅,亦不乏有旅行社倒閉、歇業,甚至飯店民宿頂讓、出售等消息傳出;但對於整體市場而言,多數業者仍能因應。從觀光局數據分析,五月整體來台觀光旅客數成長三成,日韓旅客各別有三成以上的月增幅,顯見台灣觀光產業後勢可期。
「新南向政策」鎖定東南亞客來彌補陸客空出來的市場。受訪觀光業者最期待開發的客源以日本、韓國、港澳、新加坡等亞洲國家客源為主。而對新政府觀光發展上的期許,業者普遍認為「城市行銷(邀請片商或海外節目來台取景)」、「舉辦大型國際觀光活動」、「興建特色觀光景點」、「增加免簽國家促進來台旅遊」、「增進公共工程建設」是五大促進觀光發展應優先的順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