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建築師的反省

 |2016.06.07
3052觀看次
字級

氣溫連日飆高,高捷美麗島站的玻璃帷幕入口,因為沒有牆面,曲面玻璃有放大鏡的聚光聚熱效果,把陽光聚焦直射,有如烤箱。陽光折射到四周,又熱又刺眼,也讓附近店家受不了。

美麗島站由日本知名建築師高松伸設計,入口為四個金字塔型玻璃帷幕,曾被國際知名旅遊及新聞網站,評選為全球第二美的地鐵站。媒體報導,「沒想到」美麗的設計竟成高溫殺手。

說是沒想到,倒未必。高捷公司也提出放大鏡效果,烈日照射,溫度必超過四十度。所以高捷公司的確「有想到」。問題就在這裡,知道缺失,卻讓建築師以己意盡興發揮。此種情事非僅台灣,各國都有類似的「建築火爐」。

倫敦的夏德摩天大樓,因曲線造型像個對講機,被暱稱「無線對講機」。玻璃帷幕面積達三萬三千萬平方公尺,反射陽光強烈,幾乎令人眼瞎,又被改稱「無線燒灼機」。

大樓周邊溫度升高,店家的草質門墊被燒焦冒煙。還有記者做實驗,把蛋打到平底鍋,結果竟然熟了。「熱效應」還使一輛停在路旁的轎車引擎蓋、後視鏡融化。就如近日台鐵火車行經花蓮,因軌道熱到彎曲而出軌。

「無線燒灼機」大樓也是知名建築師設計,希望這棟大樓成為倫敦新地標。「沒想到」這個目標以負面效果達到,有人乾脆說它像個一品脫玻璃杯。

玻璃吸熱,不易消散,寒帶國家建玻璃帷幕大樓,是為了讓日光入室,降低寒氣。但地球暖化,寒帶國家變熱,為了減少輻射熱,有些大樓採用反射玻璃,卻造成「反光公害」,刺眼的反光讓駕駛人眩目,常引發交通事故。

台灣其實不適合,但也興建不少玻璃帷幕大樓,與亞熱帶氣候格格不入,並成為耗電的能源殺手。另外,寒帶國家少陽光,汽車裝天窗也是為了吸熱,並讓駕駛人沐浴在陽光下;到了台灣,卻反而把汽車變成烤箱。

倫敦有多座吸睛的玻璃帷幕建築,知名地標「小黃瓜」的建築師夏特沃思坦承,他的地標設計是個「錯誤」。玻璃帷幕大樓需要強冷氣,消耗大量能源。基於環保節能,不應再興建這種建築物。

夏特沃思說:「我們在建築物的遮蔽和控溫方面,必須負起更多責任。」建築師開始反省了。他們知道除了美學考慮之外,還要有科學思考。「無線燒灼機」大樓後來加建鋁質遮光格柵,避免玻璃幕牆把陽光反射出來。

去年,全球知名建築事務所NBBJ針對倫敦的兩棟大樓,提出「無影建築」概念設計,考量一年中太陽照射角度變化,配合外牆弧度,一棟大樓反射的陽光會被另一棟折射到地面陰影處,以此解決遮蔽和反射陽光的問題。

台中市政府新的市政大樓,當初以「綠建築」自詡,但外牆也是玻璃帷幕,透光吸熱,使室內聚集熱氣,猛開冷氣,電費高昂,也遭議員批評。

所謂「綠建築」是因地制宜,傳統的「綠建築」皆藏在老祖宗的智慧裡,比如以前台灣有許多「土角厝」,雖然不夠堅固,好處是冬暖夏涼。現代高樓都是平頂的,最高層住戶也如烤箱。傳統斜頂房屋既防止雨天漏水,更有隔熱效果。地球暖化,一年比一年熱,建築師實應多向老祖宗的智慧學習。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