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雨使得桃園國際機場淹水、停電、電腦當機、交通堵塞,影響三百餘航班,逾三萬名旅客受困機場。整個機場宛如災難現場,旅客怨聲載道,堪稱桃機有史以來最大災難。值得注意的是,這場大雨僅二小時,桃機公司卻應變無方,完全失控。
近年桃機在多項國際機場服務評比屢創佳績,去年旅客運量達三千八百四十七萬餘人次,無奈一場大雨就將桃機打回原形。這場大雨使得機場黑漆漆,旅客在黑暗中辦理報到手續,大廳空調停擺,美食街泡在水裡,眾多旅客進退不得,情緒幾乎崩潰,機場管理單位緊急應變完全不及格。
針對這次大雨成災,桃機公司認為是機場附近埔心溪上游漂流木與大量垃圾堵塞,溪水暴漲倒灌所致;桃園市政府馬上打臉說,埔心溪監測水位距離警戒線尚有零點九一公尺,沒有潰堤,機場淹水應是滑行跑道修復排水工程未完工所致。
從桃園市政府的資料看來,機場排水工程仍在進行中,大雨來襲完全發揮不了功能,桃機公司難辭其咎。桃機連一場二小時的大雨都無法招架,未來若遇到颱風來襲,後果更不堪設想。
日前這場大災難,讓來台觀光客對台灣留下最糟的印象,不僅重創台灣的國際形象,更衝擊觀光業的發展。
究竟是天災,還是人謀不臧,桃機漏洞百出,交通部有必要徹底調查,嚴懲失職人員。
台灣位於亞熱帶,每年夏秋之際進入颱風季節,政府機關經常提醒民眾要注意防洪,桃機是國家的門面,對於防洪排水的危機意識應該比一般民眾更高,竟然連一場二小時的大雨都無法因應,如今儘管雨停了,機場仍常停電還是亂哄哄,這樣的服務品質糟透了。
全球暖化效應影響下,極端氣候日益加劇,可以預期,未來類似的大雨發生頻率只會愈來愈高,雨勢也將愈來愈大,桃機的軟硬體設施是否能夠因應,必須進行全面體檢。現階段管理團隊顯然缺乏危機意識,未能嚴格要求工程單位在颱風季節來臨前完工,以致遭遇大雨,排水設施未發揮功能,動不動就淹水停電,不僅國人無法接受,觀光客恐怕避之唯恐不及,如此下去桃機恐將淪為三流機場。
近年桃機頻頻出包,有關航廈屋頂漏水,廁所糞水外洩,機場跑道爆漿等事件不斷,顯示管理部門的螺絲不緊鬆脫,甚至掉了滿地,令人捏一把冷汗。林全上任時強調,面對民眾的期待,內閣團隊最重要的任務是解決問題,如今桃機竟成了暗黑水上機場,國家顏面盡失,顯然桃機經營出了問題,無法緊急應變,應該好好整頓,該撤換的就撤換,這樣的糗事絕不容許再度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