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風土節氣 生養不同「旬」況味

文/胡川安 |2016.05.01
1631觀看次
字級
《和食古早味》 作者:胡川安

文/胡川安

日本料理的關鍵在於米飯,其次則是蔬菜。蔬菜對於日本的飲食傳統有著不同的意義,原因在於其傳統中「排拒肉食」的飲食習慣。古代的日本為了確保稻作穩定生產,發布了食用肉類的禁令,禁止食用五種動物:牛、馬、犬、猴、雞,禁用的時間從四月的朔日到九月的晦日為止。

不少學者認為西元六七五年頒布的〈禁止肉食之詔〉是受到大乘佛教禁止殺生的影響。然而,詔令中禁止食用五種動物,卻沒有禁止長久以來食用的鹿肉和山豬肉,與佛教的殺生戒仍然有所牴觸。禁令的時間從四月到九月,剛好是農作成長的時間,不難想像,或許是因為食用家畜的肉有礙農作成長,所以才加以禁止。

食物最鮮美的滋味

由於禁止肉食,日本人將飲食習慣轉化成對蔬菜的興趣。最早的農書《清良記》就載明一年十二個月可以食用到的蔬菜。每個月、每個季節都有適合的作物,不同的溫度、溼度與土壤,決定蔬菜的成長狀況與鮮甜的程度。

在最適當的時機採摘並且食用,就是所謂的「旬」飲食。

在冷藏技術發明以前,食材選用與當地物產、時令有著密切關係,形成日本料理很重要的特色,也使日本人對不同地方的特產感到興趣。江戶時代所留下來的《魚鳥野菜乾物時節記》記載了十二個月的蔬菜和乾物;十八世紀成書的《日本諸國名物盡》也載明了日本各地的蔬菜。我們到日本旅行時經常看到「季節限定」、「當地限定」的食物,其實多少都受到江戶時代飲食傳統的影響,相信特定的風土、節氣能夠生養出不同的「旬」之況味。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引進西方的飲食習慣,透過大規模的運輸系統、冷藏設備和販售系統保存食物,使得飲食逐漸脫離土地和季節感。但是當人們走出戰爭的貧乏,漸漸開始對西方的飲食方式產生質疑,本來認為舶來品較優越的想法慢慢式微,在七○年代之後,代之而起的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農產品。

復興「京野菜」、「江戶野菜」等地方蔬菜的運動,強調當季食材,並且減少從產地到消費者手上的層層剝削,使得農民獲利較豐,消費者更親近土地。日本生活協同組合連合會(JCCU,簡稱「生協」)從七○年代之後開始發展,直接向農民採購,提供消費者比一般超級市場更划算的價格,會員因此大規模成長。「生協」結合了物聯、銷售系統,並且有左派政治運動加以支持,使得地方、有機農產品成為社會運動與理想的實踐。

驚人的消費者合作社

人類學家莫恩(Darrrell Gene Moen)認為日本的消費者合作社是全世界發展得最為完整的組織,有一千四百萬戶的會員,超過日本總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九○年代以後,更有超過一千個以上的消費者團體,直接與地方有機農戶建立夥伴關係。

農民與消費者產生直接聯繫,除了減少中間的剝削之外,還可以讓消費者了解農民的工作狀況、氣候條件,以及農作的情形。隨著網路時代的興起,消費者和農民之間的溝通無須透過中間人,對於產銷關係的發展更加有利。

傳統的蔬菜、「旬」飲食,雖然幾經衰微,但與今日流行的地方飲食、當令食物結合,再次成為飲食文化中的一環,使人們逐漸找回被遺忘的味覺記憶,重新熟悉土地、季節與美味的關係。

(本文節錄《和食古早味:你不知道的日本料理故事》一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