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原鄉 太陽馬戲團成功之道 文/胡川安 |2016.09.04 語音朗讀 225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著正式戲服的太陽馬戲團成員。圖/時報文化提供 舊港邊的太陽馬戲團帳篷。圖/時報文化提供 公園中的馬戲與市民零距離互動。圖/時報文化提供 文/胡川安 圖/時報文化提供 一九八四年,也就是三十二年前,一個魁北克街頭藝術的表演團體在慶祝賈克.卡蒂耶(Jacques Cartier)於地理大發現時代發現加拿大的活動裡,獲得觀眾的熱情迴響與支持,給了他們信心,將團名定為太陽馬戲團。從幾個人的街頭藝術表演團體到超過四千人的劇團;從蒙特婁開始,巡迴世界一百多個城市;從寥寥無幾的街頭觀眾到超過五千萬名觀眾,太陽馬戲團除了帶給觀眾夢想,自身也是夢想的實踐者。太陽馬戲團的馬戲沒有馬,也沒有任何動物,他們販賣的是夢想和創意。 所有夢想都必須透過精確管理才能成功,成立三十多年的太陽馬戲團已經在全世界吸引了數千萬的觀眾,不僅成為最熱門的馬戲團,也成為管理學的經典,著名的《藍海策略 》(Blue Ocean Strategy)一書就以太陽馬戲團為例,做為企業管理的典範。 一開始,魁北克聖保羅灣藝術季的街頭藝人,在街上噴火、演奏音樂,看起來是相當沒「錢」途的工作。但是,太陽馬戲團的創辦者蓋.拉里貝代(Guy Laliberté)卻在其中發現了他的「藍海」。剛開始幾年,經營並不順利,每次表演都會造成破產危機。一次到洛杉磯表演的旅費只夠去程,回程端賴表演的所得,收入不好可能就要自己走回家。 銀行和政府不肯贊助沒有名氣和未來的團體。為了打開知名度,共同創辦人聖卡(Gilles Ste-Choix)從自己居住的小鎮出發,以兩層樓的高蹺走了五十六公里到魁北克市的省政府相關單位尋求贊助。聖卡的舉動果然得到媒體注意,為他們募到第一筆款項,也為後來的太陽馬戲團建立了基礎。 現在的太陽馬戲團一年賣出一千萬張以上的門票,有十六個戲碼同時在世界各國演出。即使這樣,馬戲團每年仍然投入大量研發經費,不管是舞台的效果、服裝的設計、概念的發想和人員的訓練都努力精益求精,期待往未知的領域繼續探索。 他們的一齣戲從發想到推出,至少經過三年以上。 太陽馬戲團的「藍海策略」 雖然創意最重要,但其中的每項環節,還有表演環境的安全都是太陽馬戲團整體的考量。《藍海策略》中分析太陽馬戲團與一般馬戲團的差異,可以分為消除、減少、提升、創造: 消除:明星演員、動物表演、在觀眾席賣東西、多環表演場地。 減少:趣味與幽默、刺激與驚險。 提升:獨特高級的場地。 創造:富有主題的節目,觀賞環境的雅致,製作多套連環表演、藝術歌舞的饗宴。 太陽馬戲團的策略就是讓大人也能盡情樂在其中,強調表演藝術性,提高創作品質,使得表演是一齣首尾連貫的戲劇。 太陽馬戲團不囿於以往的表演方式,透過體操、舞蹈和各種專長的運動員,讓舞台上的肢體動作多元,透過編劇的巧思讓人體成為說故事的道具,強化單一主題,而且重視場地和服裝的設計,增加美學元素,使得每齣戲都是一段動人的故事、聲光的饗宴…… 馬戲團的文化可以在法國和歐洲找到根源。想像電影當中的情景:大型的帳篷、跳火圈的老虎與猛獸、大象踩著人的身體、小丑的雜耍表演、侏儒與怪胎成為展示的對象…… 然而,隨著保護動物的聲浪日益高漲,還有電視、電影的發展,馬戲團在二十世紀中期逐漸沒落,表演方式也不能因循以往,於是七○年代在法國開始有了「新馬戲運動」。 起源於法國的「新馬戲運動」,在魁北克得到相當完整的發展,甚至超越法國,使得馬戲團成為一種藝術與身體表演的創意展現,其原因是魁北克政府有計畫地發展與培育。 魁北克的馬戲學校不只專注於馬戲所需的平衡訓練、空中技巧和雜耍等術科,也強調結合新技術與馬戲,以及各種藝術形式,例如舞蹈、劇場和芭蕾,為馬戲團注入藝術養分,成為魁北克當代藝術的特色之一。 由於政府支持,使得馬戲文化在魁北克生根。當我在午後散步走進皇家山,不管是春天鬱金香的開花季節,或是秋日楓樹染紅山頭時,總看到一些人在兩棵樹間拉起一條繩子,站在其上練習平衡技巧,或是穿著小丑衣服的表演者練習雜耍、吹泡泡、丟瓶子,這樣的風景為城市增添了一股新奇。 (摘自《絕對驚豔魁北克:未來台灣的遠方參照》,時報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胡川安 由於興趣龐雜,大學雙修歷史與哲學,研究所於國立台灣大學雙修考古學與歷史學,目前於加拿大麥基爾大學撰寫博士論文,以殖民主義的理論解構中國古代帝國。 做為台灣人,在魁北克的第一大城蒙特婁生活,除了努力求學外,也從異鄉了解台灣。希望透過實地的觀察、生活的浸潤和旅行的經驗,觀察魁北克人的認同以及追求獨立的過程,藉此文史的訓練為台灣未來編織出一個遠方的參照。 擔任「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gushi.tw)網站專欄作家,文章亦散見於雜誌和各大媒體。著有《和食古早味:你不知道的日本料理故事》。 前一篇文章 他山之石 忙得沒時間工作的瑞典人 下一篇文章 了解自己 從社會認同到自我認同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投向媒體】避免更多受害者【畫中有話】具象化我的內心世界【一舉兩得】功利性步行【此情此景】茉莉花【愛與犧牲】犧牲的媽媽 愧疚的女兒 作者其他文章建築故事 東京的代名詞:東京鐵塔特殊風土節氣 生養不同「旬」況味美味原點 日本料理勝負關鍵:神聖的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