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起名聯字,方式多種多樣概括起來為:
扣合式:名與字扣合嚴密,共同表示一個深刻內容。例如屈原,其名平,字原,扣合而為「平原」。
並列式:名與字是同等事物或同一屬性的兩個方面。孟子,名軻,字子輿,「軻」與「輿」都同車有關係。東漢文學家王充,字仲任,「充」與「任」屬性相同。
注釋式:名與字有互相注釋的作用。南宋理學大家朱熹,字無晦。熹就是無晦,無晦也就是熹的意思。
相對式:名與字對立相匹,對照強烈。東晉葛洪,字稚川,「洪」是「大川巨浪」,「稚川」是「細流小溪」,兩兩相對。
同用式:名與字用相同的字表示。明馮夢龍,字猶龍,同用一個「龍」字。
因果式:名與字互為因果,提示出事物的規律性。元朝馬致遠,字千里,駿馬奔馳可取千里之意。
推導式:以其名而推其字,反之亦然。如唐張九齡,字子壽,「九齡」正屬「童子之壽」也。
呼應式:名與字互相呼應,提示出意義。清孔尚任,字舉重,「任」同「重」相應,寓有「任重道遠」之意。
仿照式:名字依效前人,互為使用,南宋陸游,字務觀,其名字仿效了北宋詞人秦觀,其字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