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二三事 閱讀豐富人生 憂心閱讀人口老化

郭士榛 |2016.04.03
1354觀看次
字級
早期台灣出版的雜誌。圖/林翔龍攝影

文/郭士榛 圖/林翔龍攝影

成軍八年的「府城舊冊店」,一直受到研究台灣文學者的歡迎,但潘景新、潘靜竹心中總有些遺憾,潘景新表示,許多來參加活動的人都是從較遠區域搭車來,但鄰近的社區民眾卻乏人問津,「文化部補助獨立書店營運是很好的政策,當然文化部也希望獨立書店可以和社區結合,但多年來我們都達不成目標,同時也想不透原因。」潘景新邀請龍山里里長來店中喝茶,一起找尋社區的文化需求。

現代年輕人不愛看書,「他們不知閱讀可讓年輕人翻轉命運,不讓貧窮變成遺傳,閱讀可讓年輕人有豐富人生,有了知識才能生存。」潘景新表示,他鼓勵年輕人看書,也辦活動吸引他們參與。

潘靜竹認為,現在年輕人比較不能吃苦,凡事都不認真學習和投入,原本她一心想培植一些年輕人到書店工作,進而可以親近書,她曾錄用兩位年輕人到書店幫忙,將進書登錄到電腦中,但是兩天打漁三天晒網的態度,讓他們萌生為省書店成本而辭退的想法。

「府城舊冊店」書店是有感情的店,面對都是中年以上的買書人口,老闆潘景新、潘靜竹都很擔心,年近七十歲的潘景新更無奈表示,他看不到書店的未來前景,只能慢慢走著瞧了。

訪談過程中,潘靜竹不時因顧客需求而忙碌,來逛書店的也有不少年輕人,當他們在茫茫書海中找不到自己想買的書時,只要問到舊冊店主人潘靜竹,她總能不假思索解決客人問題,像有位年輕媽媽帶著女兒在店中來回找了許久後開口尋助力,她要買《山海經》白話文版,潘靜竹不假思索回答,此書不但舊書冊賣完,目前其他店也一定買不到,年輕媽媽說:「走了一下午,舊書冊已是她找的最後一家,都沒這本書了。」

另一位客人看中一本日治時期台南詩人水蔭萍的詩集,拿到櫃台問不到價錢,潘景新看看書說:「書要賣給懂書的人」,結果客人僅用一頓小吃的價格買到想要的書。

店內文學書也是一絕,看得到古今中外各種難尋版本。除了潘景新自己的寶,還有藏家的貢獻。大陸觀光客廖先生來台南旅遊,他是用網路搜尋找到舊書冊店,「第一次來,但深深喜歡這書店,書種類多五花八門都有,下次再來一定還到此買書。」他最後買了龍應台的《大江大海》、齊邦媛的《巨流河》,因書太重不能買太多回去,店家表示可以用寄的方式,廖先生為難說:「用寄的到海關會查閱,很多台灣買的書會過不了關」只能等他下次再來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