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養生8 趙藥師 用太極拳戰勝坐骨神經痛 陳玲芳 |2016.03.05 語音朗讀 739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趙順榮藥師奉勸民眾遵行「生病找醫師、用藥問藥師」的原則,尋求專業管道,讓自己吃得安心,活得開心。圖/健康世界出版社提供 曾因脊傷、深受坐骨神經痛之苦的趙順榮藥師,練了太極拳後,人生由「黑白變彩色」。圖/健康世界出版社提供 趙順榮藥師認為,勤練太極拳好處多多。其中之一便是可讓人維持良好體態。圖/健康世界出版社提供 趙順榮藥師去年榮獲新北市第四屆「藥事服務獎特殊貢獻獎」。圖/健康世界出版社提供 趙順榮藥師示範太極切地龍。太極拳有助身體平衡,防止跌倒。圖/健康世界出版社提供 文/記者陳玲芳 十年前,藥師趙順榮因搬重物不慎受傷,造成椎間盤突出,引發坐骨神經痛,每遇天氣不好或冬天發作最嚴重時,經常無法彎腰穿襪,走路也老是走不直,動不動就「歪一邊」,搭捷運更是「寧站不坐」,因為,臨下車時,他往往無法立即挺腰站起來。 身為藥師,趙順榮深知,臨床針對急慢性神經病變,傳統總是給予維生素B群、B12營養補充劑,或給予非類固醇、NSAID緩解症狀,再來即是消炎止痛劑、非解痙、鬆弛之抗憂鬱劑。截至目前,神經病變的治療程序,仍為:復健治療↓藥物治療↓開刀治療↓復健。換言之,西醫尚無任何「治本」措施,即便脊椎手術,也僅能「治標」。 「坐骨神經痛」如芒刺在背,讓趙順榮感嘆:「人生,突然從彩色變黑白。」所幸,他遇到了太極拳啟蒙老師洪允和(台北市陳氏太極拳協會總教練、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國家級教練及國家級裁判),讓他重拾人生契機。 六年前,他在世界少林武術大賽得到太極拳第三名,如今,除了用太極拳保健、強身,也在各處衛教課程及社區義務指導太極拳課程,分享太極拳運動經驗,印證了「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太極拳使人身心空鬆 趙順榮說,太極拳之所以能夠達到養生功效,在於其練習拳架動作時,發揮太極拳動作本身的特點,使人達到「身心空鬆」及「周身纏繞」的狀態。在此狀態下,人體可以產生極佳的運動效果,達到「全身運動」之養生目的。尤其,「久坐」的上班族,易引起腰椎病變,若能以太極拳作為預防保健之道,將可降低整體社會醫療成本的支出。 太極拳的基本動作,大致可分為手法、步法、腿法,動作主要是(一)虛領頂勁和氣沉丹田;(二)含胸拔背;(三)沉肩墬肘;(四)開胯屈膝,這四個方法是使身軀、背脊、手臂和腿部放長。陳氏太極拳是由肢體各部的正反螺旋形動作組成,術名謂之「纏絲勁」,是陳氏太極拳獨特之肢體動法,也是動作的基本。因此,不論手法、步法、腿法,均以纏絲勁(即螺旋形動作)為本。 趙順榮提醒,運動固然是好事,惟不同年齡者適合的運動,項目也不盡相同。以慢跑來說,是適合年輕人的運動,但不鼓勵中老年人從事慢跑活動,因慢跑容易造成膝關節損傷,增加腳踝受重等等,皆會造成運動傷害。因此,「在對的年齡,從事對的運動」,才能擁有健康活力。 練出心平氣和的人生 趙順榮強調,太極拳有其深邃的中國古典哲學內涵,不僅是「用意練意」的拳,也是「用氣練氣」的拳。練武在於毅力,能否持續是關鍵。趙順榮建議,可加入團體,互相激勵,或參加道館,由教練帶領及修正技巧,才不至於因不正確的姿勢,導致運動傷害,損及「運動養生」的美意。 趙順榮所體會的太極拳,是一種「因要快打而打慢」的練習方式,武術不在乎派系,而在於「勤」、在於「精」。他強調,練習一千遍時,你或許還是「生手」,但當練習一萬遍時,你將會是「高手」! 太極拳要求「剛而速,柔而緩」,如此交織成滔滔不絕的推動作用,在技擊上則能「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其對身體的平衡控制、動作靈活性,以及心肺功能,皆有幫助;且不受時間、場地限制,一天只要三十分鐘,即可收健身之效。 他建議,自認「年輕」的中壯年,與「不老」的銀髮族,不妨勤練太極拳,因其對人體益處甚多,可讓中老年人維持良好體態,同時擁有「心平氣和、活力充沛」的健康人生。 運動提醒 太極拳可防止年長者跌倒 最新研究發現,太極拳有助增加肌肉張力、促進新陳代謝,以及防止年長者跌倒。趙順榮在《趙藥師健康小叮嚀》一書(健康世界出版)中,引用美國教堂山北卡羅萊納大學醫學院副教授賈拉罕研究:來自北卡羅萊納州和新澤西州二十個城鄉地區,三百五十四名參加者進行研究。參加者被分成兩組,一組較早開始訓練,連續八周,每周兩次的太極課程訓練;一組較晚開始訓練,且進行同樣的訓練課程。 賈拉罕指出,八周結束時,較早練太極拳者,在疼痛、疲勞和肌肉僵硬方面,都獲得溫和改善,對於健康感覺也有提升,在伸展肢體或平衡方面得到較多改善,因此較不容易跌倒。此研究報告已於二○一○年十一月,在喬治亞州亞特蘭大舉行的美國風濕病學會年會上正式發表。 美國統計顯示,跌倒是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意外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在台灣,「跌倒」同樣列為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意外死亡的第二大死因。綜觀國內外研究結果發現,每年,年長者跌倒的發生率約為一成五至四成,且隨著年齡增加,跌倒發生率逐漸升高。 趙順榮強調,「跌倒」所造成的傷害,不僅是年長者身體上的痛苦,也加重照顧者的負擔。年長者發生跌倒次數和傷害嚴重度,隨年紀增加而相對增高,常會引起頭部外傷,扭傷及挫傷,其他如骨折(腕部、肩部、脊椎和髖部)等,甚至死亡。 他指出,過度或激烈運動,會產生大量自由基,反而傷害人體,損害器官,加速老化。「規律適度的運動」,對人體幫助較大,如慢跑(中老族群較不建議)、太極拳、快走或游泳,都是值得推薦的運動。 用藥須知 保健食品 當心吃出問題 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理事長趙順榮藥師,將近十年來的耕耘,從民眾生活中蒐羅千奇百樣的用藥疑問,於前年編著《趙藥師健康小叮嚀》(健康世界出版)一書,以圖文並茂、淺顯易懂的方式,教導讀者經營自己的健康。 難得的是,趙藥師將書本出版後的收入全數捐做公益,幫助弱勢團體,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因而於去年榮獲新北市第四屆「藥事服務獎特殊貢獻獎」,由副市長侯友宜頒獎表揚。趙順榮在書中,引用美國腎臟資料系統(USRDS)統計,台灣洗腎的發生率與盛行率已是世界第一,腎臟病已取代肝病成為新的國病。普遍來說,台灣人的用藥知識較為薄弱,濫用藥品、過量服用保健品致使洗腎的案例層出不窮,更有不肖廠商生產品質堪憂的商品,對於民眾的健康威脅就更大了。 從二○○六年起,台灣洗腎密度已成為全球第一,平均每年約增八千多人,成長率約百分之六,主要是藥物服用不當所引起。目前,國內洗腎人數約有六萬多人,患者洗腎的原因,第一名為糖尿病,占三成九;第二為腎絲球腎炎,占三成五;第三位為腎臟間質病變,占二成七;第四及第五名則為高血壓及不明原因。 台灣腎臟醫學會指出,目前台灣約有一百五十萬名慢性腎臟病患者,台灣罹患慢性腎臟性疾病的患者居然高達一成二,平均每八個成年人就有一人罹病,這些其實大部分和民眾不良用藥習性相關。 腎臟是無聲的器官,大部分的腎臟病是沒有症狀的,趙順榮呼籲民眾,不要亂用來路不明的藥物或保健產品,以免傷害腎功能。現階段,針對保健食品之管理法規,政府僅能執行事後管理機制,廠商的道德良知就相當重要了。 然而,我們無法檢核保健食品廠商的道德良知,只能增進自身的「保健知識」,為自己挑選品質安全有保障的產品,採取「自己健康,自己把關」的策略。藥品、保健食品相關問題先諮詢藥師,再行服用,萬萬不可「什麼都好,什麼都吃」,還是要遵行「生病找醫師、用藥問藥師」的原則,尋求專業管道,才能吃得安心,活得開心。 趙順榮提醒,保健產品一天切勿超過四種,應分開使用,可以「早上兩種,中午兩種」的方式食用,並可於飯後食用,較不容易忘記。此外,幾乎所有保健產品都是抗氧化劑,具提神效果,可能會影響睡眠,盡量避免夜間食用。長期使用者,建議應周休一日,讓腎臟及肝臟休息。 前一篇文章 中醫作法 利用食癒力 輕鬆和便祕說再見 下一篇文章 想活得久,要先睡得香 熱門新聞 01紐國馬努考東區警局培訓 北島佛光山召開2025.10.2802【樂齡遊學】 圓夢 現在就啟程2025.10.2803三好校園共識營 306校推教育向善2025.10.2804【生活練習題】 讓愛更有彈性2025.10.2805【遊藝筆記】蘇東坡的黃州赤壁 (下) 2025.10.2806空氣變蛋白 新肉革命來襲2025.10.2807波蘭「光之花園」燈光展2025.10.2808逕至醫學中心就診 部分負擔將加5成2025.10.2809佛光童軍北區歡喜木頭車 歡樂競賽2025.10.2810從地涌出一朵淨蓮 寫於南華大學三十周年前夕2025.10.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營養專欄】破解糖尿病飲食4大迷思開啟睡眠之門【中醫專欄】冬季到了,台灣人該這樣進補食安醫師顏宗海 教你打造無毒餐桌【養眼專欄】為何視力好或高度近視,都易提早白內障?吃得好 讓排毒變成日常 作者其他文章伊甸推頤養食 讓長輩吃得美味握力減弱健康警訊 反映身體功能下降AI判讀、基因、血液檢測 3技術早期揪出失智症防腸病毒、流感 洗手降25%風險三好校園共識營 306校推教育向善食安醫師顏宗海 教你打造無毒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