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晚近轉型正義的走向

 |2016.02.25
1538觀看次
字級

民進黨立委高志鵬提案刪除《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等法中的「國父遺像」文字,主張廢除國父遺像,未來總統就職將不再向國父遺像行禮。他強調「我國法律從未定義誰是國父,國父遺像存在本身就是封建象徵,民主國家不應留下這樣的制度,就像美國不會懸掛華盛頓遺像。」民進黨立委紛紛表示支持修法,國民黨痛批這根本是「去中華民國化」。

高志鵬認為,「國家的主權象徵是國旗跟國歌,隨著民主深化,現在政府機關、學校、軍隊的禮堂中懸掛國父遺像已無必要。」從高志鵬的談話中顯示兩個意涵,一是過去所有機關團體懸掛的國父遺像必須拿掉;二是不承認孫中山是中華民國國父。從民進黨推動「轉型正義」的角度來看,這是徹底翻轉中華民國實質內涵的動作。因為翻掉國父,等於刨去中華民國的根,讓中華民國等於台灣,但斬除它連結中國的根。

美國真的沒有懸掛華盛頓的遺像嗎?美國國會大廈圓頂大廳的廳頂壁畫,就是以華盛頓為中心的神畫,美國各州的首府、城市公園、圖書館亦多見華盛頓塑像或畫像。高志鵬豈可因為要去孫中山而引喻失義?更何況多數國家也都沒有立法明文定義誰是國父;這是一個全民的基本共識,華盛頓是美國國父、李光耀是新加坡國父、胡志明是越南國父,需要憲法或法律來明文規定嗎?高志鵬的用意無非是要把國父的圖騰從台灣人民心中去除,從而真正讓台灣變成沒有「中國」意涵的「中華民國」。

高志鵬可能忘了或是無知,民進黨所尊崇的抗日台灣人,都是尊孫中山為國父的,蔣渭水、張我軍、林獻堂、廖進平就是秉持孫中山的理念抗日,在台灣散播三民主義思想。其實台灣的民主思想在日據時代是傳承自孫中山先生的。這樣清晰的歷史事實怎麼能一語抹煞?

民進黨推動「轉型正義」是一脈相承的,從李登輝執政開始認為中華民國是外來政權,在國民黨內排擠外省族群;到陳水扁執政時推動的「去蔣化」、「去中國化」,醜化兩蔣在台灣施政的貢獻;將有「中國」為名的國營事業更名為「台灣」,並推動教育改革,以台灣主體意識的同心圓理論改變教科書課綱和內容。從扁政府推動的「轉型正義」內容來看,就是實質的去中國化,結果只是徒然製造族群對立而已。

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對於中華民國也有三階段的論述,她在陳水扁執政時期說「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基本上不認同中華民國在台灣。上屆總統大選改口「中華民國是台灣,台灣是中華民國」,很顯然的就是想要借中華民國的殼,以台灣的名上市。這次選舉時提出「民進黨不等於台灣,國民黨不等於中華民國」,蔡英文知道篤定當選,想以全民總統做號召,因此又轉了一次彎。但沒人知道她內心對中華民國的真正想法。

針對民進黨提出「去國父」的「轉型正義」,蔡英文說,將來會設立機制,在民意基礎上處理轉型正義,建立機制後就照機制走。問題是,民進黨的轉型正義就是去中國化。抹煞歷史事實,切割文化臍帶的轉型,並不一定符合正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