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山炊煙 油蔥香酥 素肉燥
圖/王舒俞
藍山炊煙 油蔥香酥 素肉燥
圖/王舒俞
文與圖/王舒俞
可能是受到母親的影響,從小我就很愛吃清湯掛麵,也就是沒有太多配料的湯麵,諸如陽春麵、擔擔麵、切仔麵這一類。明明吃的又不豐盛,但是偶爾隨著母親到小吃攤上點一碗切仔麵,配點黑白切,就有一種台灣味溫暖的心情。
吃素前的我其實對葷食也很挑剔,舉凡到處賣得搶搶滾的滷肉飯,還有人人皆愛的炸排骨等菜色,我都不會隨著風靡而跟進,直到吃素多年後才理解,原來我天生就不喜歡豬肉味。
年輕時不喜歡滷肉飯,以為是和傳統口味不合?卻在吃素多年後發現,只要去掉豬肉,五辛素的油蔥酥依舊是台灣味的來源,所以這也對了我的胃,原本我只是和豬不合,不是和台灣味不合。
台式傳統的油蔥風味,在五辛植物素裡也可以完美呈現,只不過外面賣的都是以無蔥蒜為主的素食,因此想要添加傳統油蔥香,就得自己動手了。
自己做一鍋素肉燥,可以運用的料理很多;如懷念的切仔麵,準備好一鍋素高湯,加入油豆腐、韭菜、豆芽菜、油蔥素肉燥,放上芹菜末和油麵條,竟然感覺比記憶中的切仔麵還好吃!燙青菜也淋上一匙油蔥素肉燥和香油、醬油膏,與薑絲拌在一起,真的讓人超懷念。
餐桌上再來個豆乾黑白切、搭配一碗油豆腐切仔麵,這鍋素肉燥就能做出一桌豐盛的台灣小吃,還是滿漢全席呢!
材料一:油蔥酥〈作法〉
2碗切成碎末的紅蔥頭,用1碗植物油,以中火慢慢爆香。一直翻動紅蔥末,使之溫度均勻,等略成金黃色就要熄火。移到玻璃保鮮盒後放涼冰存。
材料二:素肉燥〈成品份量約1小鍋〉
乾香菇約 5大朵〈泡開後切成細末〉、2~3飯碗乾素肉碎、油蔥酥約3大匙、鹽巴適量、醬油約4大匙、味霖2大匙、甜麵醬2大匙
小叮嚀:
乾的素肉碎泡開,至少須換3次水,去除豆騷味。
作法:
❶用約100cc的油先將香菇末爆香,鹽巴、醬油、味霖、甜麵醬調好後加入一起炒香,小心調味料不要炒焦了。
❷加入油蔥酥,馬上接著倒入泡好瀝乾的素肉碎翻炒,等到炒料全部上色均勻,再加水淹過全部材料,煮開後加蓋小火慢燉煮約10分鐘。鹹味要調得稍重,之後用鹽微調。
小叮嚀:
❶油多才方便澆淋醬汁,所以最後燉好的素肉燥要像是泡在油湯裡才會方便使用。
❷另一作法:可直接先爆香新鮮紅蔥頭末,再爆香香菇碎後,在依上述的做法製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