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娥(左一)帶領舞團上台演出,獲得熱烈掌聲。圖/教育部提供
【記者康翊筠台北報導】第二屆「藝術教育貢獻獎」昨在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舉行頒獎,「台灣小提琴之母」—李淑德教授,帶動弦樂教育全面性提升;李彩娥老師從事舞蹈教育推廣工作一甲子,獻身舞蹈創作及教學;施翠峰教授投身美術教育五十餘載,致力於相關課程教學及美育之推動,三位獲頒藝術教育終身成就獎。
李彩娥自小不擅言詞,透過舞蹈讓她能自在的做自己,更找到自信,蛻變成舞台上最閃耀的一顆星。
李彩娥自民國三十八年投身舞蹈教育,創辦李彩娥舞團,在高雄從事推廣工作逾六十年,她幽默表示,很多藝術家都是往生後才被追贈,自己才九十歲就能拿到貢獻獎,可見台灣政府有進步,也想將獎獻給早逝的父親。李彩娥表示,會繼續跳下去,即使到了天堂也要跳舞。
榮獲藝術教育貢獻獎的還包括八十六歲弦樂教育家李淑德,她為了發掘人才,走遍全台找尋有天分的孩子,經常一人坐夜車往返各縣市,甚至還曾租借病房上課,好友戲稱她為「流浪音樂家」,也因此培育許多優秀音樂人才。
另一位獲獎者施翠峰,一生兼具畫家、作家、民俗學家、藝術人類學者等多重身分,師大畢業後即在省立北商(現國立台北商業大學)任教,曾創作少年小說《歸燕》及劇本《水蛙記》,也是台灣兒童文學史上「本土化代表」。
本次共表揚二十六個團體及十三位得獎者,希望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能激勵更多人共同參與推廣藝術教育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