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禮貌的必修課

文/邱文仁 |2015.10.31
1862觀看次
字級
圖/沈松清
邱文仁向年輕人傳遞尊重文化。圖/沈松清

文/邱文仁

常常跟企業主或人資單位討論現在年輕人「求職禮貌」問題,常啼笑皆非。求職者和面試官約好面試時卻不到,是最令企業主管生氣的行為;上了幾天班,離職了也不說一聲,還乾脆把手機關掉,也讓企業主乾著急。令人錯愕的現象層出不窮,求職公司也投下大量的行銷資源,透過廣播、演講、文章來教育求職禮儀。不過,怎麼做,好像都不理想。

我在求職網站擔任副總的時候,曾有個奇怪的經驗。一個禮拜之內,公關部門接到好幾通大學生的電話,都是要求求職網協助做作業。對白如下:

某學生:「喂,我找邱文仁。」公關部門同事:「請問哪裡找?」某學生:「我是某某大學……某某某。」公關部門同事:「請問你有什麼事嗎?」某學生:「我要寫人力資源相關的作業,想採訪邱文仁。」公關部門同事:「我們邱副總出差了!」某學生:「那怎麼辦?我很趕耶!」或是我去外面演講,會有學生攔住我,說某某企業都讓他們企業參訪,我們也應該照做。其實公司除了電腦沒有其他東西,再加上保護求職者資料,不方便讓人參觀,大學生卻說,「讓我們參訪,對你們公司比較好!」這種思考邏輯讓我相當吃驚。

不過,我不怪這些年輕人,我覺得是整體教育出了問題。先別說過去那些爭議不斷的教育官員,我也曾碰到以下的情況,是來自某教育推廣中心的老師:「喂,我找邱文仁。」公關部門同事:「請問哪裡找?」某老師:「我是某某大學某某老師。」公關部門同事:「請問你有什麼事嗎?」某老師:「我要找邱文仁來我們中心教一個行銷課程,每周二及周四晚上共十八小時。」公關部門同事:「我會傳達她。不過因為她很忙,我猜可能無法去授課。你們會考慮其他講師嗎?」某老師語帶威脅:「你轉告邱文仁,如果她不來,我們就找其他人力銀行的人來教,看她要不要來。」

連老師都這樣講話,學生怎麼會有禮貌呢?

其實,有些媒體記者思考邏輯也一樣。我偶爾也會碰到以下的情況:某媒體記者語帶威脅地說:「邱文仁,妳如果不配合我們,我們以後就只採訪其他的人力銀行。」每次碰到這種狀況,我都會很納悶。我並不會介意媒體採訪同業,只要內容是正確的、有價值的,那有什麼關係?甚至有一些我尊敬的同業人才,私下也會交換意見,至於媒體希望我提供的資料、希望我可以做到的事情,只要時間來得及、不違背良心與公司宗旨,我一定盡量提供。不過這種語帶威脅的話一年總會來個一兩次,每次我都會疑惑,我們是「受訪者」,為什麼「採訪者」可以說出這樣的話?

因為我個性已經被磨得很溫和,我通常會耐心解釋我們的立場,不過對方未必買單,說不定還會說出更失禮的話。幸好我未曾失控,大概就搖搖頭、摸摸鼻子算了!碰到這種情形,我告訴自己:以後,我不會再全力幫他了。

教戰手冊

做個值得尊重的好人

為什麼要有禮貌?答案很簡單,因為你「有禮貌」,別人才會把你當成一個「值得尊重的好人」。求職有禮貌,你會因此得到工作;對人有禮貌,會更容易得到你要的結果。

台灣的教育界、家長、媒體,是否可以一起努力,傳遞一種「尊重」、「禮貌」的觀念及文化?我想呼籲大家共襄盛舉,否則,不管人力銀行怎麼用力教育求職者,企業的煩惱不會減少,年輕人的競爭力也會繼續下降。至少,我會一直朝這個方向努力下去。

上班族筆記

3低與3高

交叉成風險

全球經濟景氣低迷,台灣連續八個月出口衰退,裁員、無薪假、輕生新聞頻傳。身心科診所院長黃偉俐醫師表示,許多人之前光鮮亮麗的高階主管,因長期處於高壓的工作環境,產生焦慮恐慌的症狀,嚴重者可能心情憂鬱低迷,甚至輕生。今年七月華碩財務長燒炭,九月前瑞昱半導體資深副總經理墜樓身亡,韓國三星也傳出類似案例。無業族的隨機殺人也跟身心狀況有關,以及高階主管的輕生都是社會必須關注的議題。

另一方面,全球需求放緩,在產業調整與市場瓶頸下,台灣出口飽受影響,造成「職場三低族」的出現─低薪資成長、低生活期待、低身心耐受,如此身心交互影響,可能出現睡眠品質降低,甚至自律神經失調、胃食道逆流、心悸恐慌等狀況,近年來更有不少過勞死的案例。黃偉俐說,面對大環境情況普遍低落,隨著「三低」族群的增加,身心科門診量也逐漸增加,可以預見未來面臨壓力,身心出問題的個案數將愈來愈多。

再者,「三低」也恐造成「三高」風險。上班族最擔心失業風險高,尤其中年失業,無薪假人數增加,後續恐出現一波裁員潮。一旦面臨資譴、轉職等問題,再就業的困難度會大幅提高,若無法順利返回職場,長期失業的心理壓力,會使情緒處於憂鬱或焦慮的狀態,使謀職雪上加霜,甚至出現輕生的念頭。

第二是,感情與失婚風險高,工作、家庭難兼顧。工作佔去太多時間,收入又不夠支出,一旦感情出狀況、夫妻不睦等問題,可能釀成情感危機,走上分手或離婚一途。今年已經出現好幾個父親帶小孩一起輕生的遺憾案例,這跟工作、感情、生活同時出問題有關,憂鬱症會突然變得很嚴重而難以收拾。

再其次,身心健康風險高。過大的壓力,可能造成民眾受焦慮症、憂鬱症之苦。工作佔去太多時間,尤其是需要輪、值班的工作,一旦超過個人負載的量,身心狀態可能會瞬間崩盤,過勞死、壯年早逝也時有所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