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的科技設備,讓偏鄉人也能發揮執行能力。圖/邱文仁
文/邱文仁
暑假結束開學了,「暑期導語培訓營」訓練出如何透過最簡單,易取得的手機來做影像記錄的許多小導演,他們已學到導演講故事概念、鏡頭畫面呈現等技巧、並進行實做拍攝與後製,未來前途可期。
贊助活動的江華全球董事長江韋達表示:不侷限於過去的理解而跳脫框架,培養小朋友創新思維、團隊合作及執行力。
活動執行長黃海龍先生表示:先讓受訊者以紀錄片的拍攝形式做切入點,記錄自身周遭的生活點滴,「導演是透過鏡頭畫面在說故事,也就是導演的語言。」包含了導演、記錄和說故事的多重培育,必須透過團隊合作,自行挑選主題,任務分工;並且在活動過程當中,學習到團隊間的尊重彼此意見、對人事物的觀察分析能力及透過手機鏡頭說故事能力。而每一小隊的任務分配,包含輪流擔任導演、編劇、演員、攝影等不同角色,也同時學習團隊合作及責任感;且在這三天之內使用到高端器材例如「行拍設備—空拍機」、「VR拍攝設備」等先進的科技及實際操作使用設備。
營隊結束後,一位來自南投賽德克族的學員,八月份就積極的把學習實踐出來—選定了賽德克族「苧麻製線、地機編織」的技術傳承,做為紀錄主題;目前正在規畫拍攝腳本,打算今年秋天有紀錄片可以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