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少雯
關中商人得能言鸚鵡於隴山,愛而食之甚勤。偶事下獄,歸時歎恨不已。鸚鵡曰:「郎在獄數日,已不堪。鸚鵡遭閉累年,奈何?」
商感而放之,後商同輩有過隴山者,鸚鵡必於林間問曰:「郎無恙否?幸寄聲!幸寄聲!」
——《虞初新志》
〈下獄〉這幅漫畫,述說的是一則有關鸚鵡和主人之間情義相挺的感人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有一位居住在關中的商人,在中國隴山(陝西中部、秦嶺北麓廣大平原)做買賣時,見到一隻能學人語的鸚鵡,很是喜愛,就花錢買下,帶回家中飼養。
這位商人非常喜愛這隻鸚鵡,每天勤快的餵食牠,還經常教鸚鵡說話,鸚鵡也忒聰明伶俐,還會與主人對話,人禽之間感情深厚。
不幸的是,商人因某事與人起了爭執,被人告進官衙,而鋃鐺入獄。被關了幾天後出獄回家,非常怨嘆,整日哀聲歎氣,心情很不好。
鸚鵡看見主人如此不開心,就說道:「您只被關了幾天,就覺得非常不堪,這種折磨讓你受不了!而我被您關在家中,經年累月,失去自由,不能在空中飛翔,不能跟同伴在一起,我更是無可奈何啊!」
商人聽了心愛的鸚鵡說出這樣悲傷無奈的話,覺得好慚愧,也好自責,他想想鸚鵡的遭遇,跟他被關在監牢裡真的沒有什麼兩樣呢!他怎能如此殘忍的對待心愛的鸚鵡?於是,就將鸚鵡放了,雖然心中不捨,還是任牠高飛而去。
後來這一位商人的友輩們,只要有事路過隴山,都會在林間見到這隻鸚鵡,鸚鵡也都認識這些經常到商人家中作客的朋友們,並歡喜的飛到這些朋友身邊對他們說:「我家主人別來無恙否?你們回去一定要代我問候他,一定要代我問候他喔!」
哇!這隻鸚鵡,真有靈性!簡直跟人一樣,前生可能是人吧!奈何今生落入畜生道!但是從前結的善因有了善報,讓鸚鵡在今生能遇貴人,在他被捕被賣之後,還能重獲自由,或許前世鸚鵡跟商人就很熟識,甚至對商人有過恩惠,今生商人是來報恩的,才會對鸚鵡如此善意和慈悲。
誰知道呢!前世今生有隔陰之謎,什麼都忘了。但是來到人間,能廣結善緣是好事,不要造業又結惡緣,那就枉來世間走一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