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菽蓁
年齡不是問題,身高不是距離、沒有貧富差距,不必門當戶對;能力高下沒有關係、胖瘦高矮沒人在意;不能說的祕密只有對方知道,說不出口的話只有對方能猜測;平時喜歡聚在一起、快樂時一定要分享;有困難時絕不會逃之夭夭,萬水千山你都會邀對方同行。
就算分離一世紀你也不會忘了對方的容貌音聲,這世上再也找不到更欣賞更包容你的人;你們互相了解對方,並因此而肯定自己。
沒有了他們,你覺得空虛孤獨,生命不再多彩。你甚至以為你來到這世上,是為了回應對方來自遠前世的呼喚:「你—是—我—的—知—交!」
杜甫對李白最好了,兩位詩人認識之初常以詩相贈,尤其是杜甫詩裡面對李白有許多推崇與情感。
李白大杜甫十一歲,但兩人一見如故;李白當時已是叱吒文壇,杜甫還是無名小子;相識後聚少離多,緣分並不長。李白生性放達交遊廣闊,詩文裡面很少見到杜甫的名字,杜甫不以為意,仍舊一本初衷在詩中處處見真心。
李白得罪了朝庭而落魄江湖,差點惹來殺身之禍,只有杜甫深情的寫詩為他辯駁:「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當你在最失意孤獨的時刻,有你的好友公開對你喊話:「大家都要殺你,只有我憐惜你的才華,江湖險惡不適合你呀!瞧你頭髮都白了,還是回來讀書吧!」能得這樣的知交,這世間也算沒有白來了。
知交最難能可貴之處在於——無所為。你十年沒有和他聯絡,但見面時依然熟稔,彷彿你們從未分開過;他對你毫無提攜之恩,平日也不會對你說些心靈小語,但你還是凡事和他分享;有時你對他做了什麼沒有理性的事,有時他發了莫名奇妙的脾氣,事後你們還是吃著同一碗麵、到同樣的地方散步,對某件事同仇敵愾、也一起對著愁雲滿布的天空長吁短嘆。
悠悠人生,長路漫漫,因為有知己做伴,平凡的日子也能充實而滿足!
知交凋零,「訪舊半為鬼」的惆悵與失落,最是難以排遣,不若趁著年華未老、好花正開,與三兩知交行走世間,也好叫這大千世界見證彼此友誼,為來日相會之期早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