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作家 侯文詠 重人文淡名利 放大生命格局 阮愛惠 |2015.07.19 語音朗讀 3594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皇冠文化提供、資料照片 近年不少醫生在疲憊壓力下大嘆「不如歸去」,或積極苦思「轉戰他行」或「培養第二專長」而不得,對照於熱愛寫作也取得醫學博士的「醫生作家」侯文詠,自一九九七年起棄醫從文,兩段職業生涯都經營得有聲有色,真要羨煞不少人! 圖/皇冠文化提供、資料照片 近年不少醫生在疲憊壓力下大嘆「不如歸去」,或積極苦思「轉戰他行」或「培養第二專長」而不得,對照於熱愛寫作也取得醫學博士的「醫生作家」侯文詠,自一九九七年起棄醫從文,兩段職業生涯都經營得有聲有色,真要羨煞不少人! 侯文詠與他「親愛的老婆」張雅麗。圖/皇冠文化提供、資料照片 侯文詠用語言和文字傳達社會教育的理念。圖/皇冠文化提供、資料照片 文/記者阮愛惠 圖/皇冠文化提供、資料照片 近年不少醫生在疲憊壓力下大嘆「不如歸去」,或積極苦思「轉戰他行」或「培養第二專長」而不得,對照於熱愛寫作也取得醫學博士的「醫生作家」侯文詠,自一九九七年起棄醫從文,兩段職業生涯都經營得有聲有色,真要羨煞不少人! 從醫學博士到暢銷作家,侯文詠的兩段職業生涯都堪稱業中翹楚,事實上,侯文詠「作家」生涯已十八個暑寒,長度早已超過擔任「醫生」的年數。 棄名利走正確的路 有人讚譽侯文詠是天之驕子,做什麼都專精,但其實從事文學寫作和出版,收入跟當醫生天差地別,所以大多數人難免要問:為什麼一定要捨棄大醫院的教學和臨床工作,選擇在家敲鍵盤從事筆耕生活呢? 關於這個問題,十多年來侯文詠已經自問及被問無數次了。他的答案其實大同小異,不過最近有位名人的說法相當能傳達他的心情,那就是全球世值最高的科技產業「蘋果」CEO提姆.庫克,在今年五月於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的畢業典禮上擔演說嘉賓時所說的一段話:「你要找到自己的價值觀,並忠於它們,就像找到你的北極星一樣。那意味著你必須做出選擇……當你感受到自己走在對的道路上,工作將賦予你的全新意義。否則,它就是只是一份溫飽的工作,人生沒有如此多的時間。」侯文詠坦言:「找到自己的價值觀,並且忠於它們」,說起來只是短短的一句話,自己卻花了三十七年的時間去尋找,最後才鼓起勇氣取得父母諒解,捨下醫療,選擇文學。 把握機會做己所愛 儘管他捨下社會價值普遍讚嘆的名利和光環,走上自認「對的道路」,甚至連「溫飽」的條件都可能不足……但他很明確地說:「我三十歲時,擔任過五年癌末病人的疼痛照顧工作,大概送走過四、五百位病人。我覺得,我從那時就變老了,但同時也變年輕了。那些病人往生前告訴我的故事,讓我知道,我本來害怕的事,其實沒什麼好怕的;而他們生命最後最想追求的那些事,我還很有機會可以去追求……。」 十多年來,侯文詠排除掉大多數外務,專注於寫作,至今已累計了二十多本小說、散文作品及十多種有聲書,著作等身,獲獎多次;其中,他的長篇小說《危險心靈》及《白色巨塔》更被改編為電視劇,其中觸及的教育及醫病問題,引發社會廣泛的討論。 寫作之餘,侯文詠還花很多時間和心力擔任公共電視董事之職,這是沒有薪水的義工,而且困難很多,但他非常投入。 「因為這個工作和我既有的價值是相近的,雖然在短時間之內,可能看不到什麼具體的成果。一直以來,我做事的態度都帶點傻勁。」他笑說。 因地努力不求果現 從前用科技醫病,現在試著用文字和語言的力量影響社會人心,侯文詠說他不敢期望見到很具體的效果,只能勉勵自己盡量去做。內心感到疲憊的時候,當年他請益聖嚴法師的一段對話總會浮上心頭。 「記得那次,我請教法師有關接班的問題。我說,若無接班人,師父創立的法鼓山消失了豈不是很可惜?法師說:『這我不擔心。接班人出現不出現,有它出不出現的因緣。法鼓山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社會需要它;假如有一天,社會不需要它了,它因此消失了,那也很好。』學佛之後,我開始相信『因緣』。立願發心成佛很好,但不能急切;發心要高,著手要低。要在因地努力,未必要見到急著見到成果。法師的法教,我至今受用無窮。」 無我 更覺輕快自在 侯文詠以「福報甚大」來形容自己的學佛歷程。三十多歲時,他就有因緣到西藏見過大寶法王,也到尼泊爾見過很多仁波切。 後來他親近法鼓山教團,和聖嚴法師有很多互動;近三年來,他在福智教團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每周三天上課之外,他還研讀《金剛經》、《法華經》等佛教經典。 「我這輩子很幸運,能透過佛法,和我的生命作印證。談不上修行啦,但學佛讓我的生命變寬廣,不再以自我為中心。某個角度來說,佛教是一種思想教育,我慢慢跟隨它,走向利他的邏輯,放大生命的格局。」他說。 離開醫生工作後,侯文詠全力投身社會關懷,用文學作品批判「權力」、「名氣」、「教育」的迷思。「我始終不相信權力、政治和經濟可以改變世界,卻對教育和文化的社會改造寄予希望。我不認為當政者是解決問題的人,當世界的種種價值走向崩潰之時,人心的重整是最有效的療方。」他說。 『無我』不是沒有『我』 曾經,侯文詠對於佛教教義中的「無我」觀存有疑惑。他說:「『無我』真的很抽象,沒有了『我』,如何去論其他的存在呢?」於是他就教於法師,法師告訴他:「『無我』不是沒有『我』,而是把『我』擴大。 你可以想像你關心一個對象,覺得他比你還重要嗎?」侯文詠說:「這可以想像。例如父母之愛子女。」法師又說:「那你可以再擴大一點,把這樣的心,去對一個公司、社會甚至對全世界和全宇宙都有情,那『我』就會和全宇宙一樣大,也就沒有『我』了。」 侯文詠大悟地說:「原來『無我』,是『我』的變大,而不是變沒有!」 受佛教「無我」觀的啟發,侯文詠後來在投身社會文教及公益事務時,更覺輕快自在。 這十多年來,他不隸屬任何事業單位,卻自己走出一條清晰明朗的事業路。「我不是事先知道要怎麼走,只是不斷在和生命裡面某種深層的意識溝通,問自己這樣舒不舒服?就像回到佛教說的,每個人都有自性的光明,回到光明的自性,就會感到舒服快樂。」 侯文詠認為,生命有一種本能,想要達到佛教說的「離苦得樂」。「問題是,人類追求快樂的方法不見得是對的,結果還帶來痛苦,甚至經歷痛苦之後還沒辦法翻身,反而愈來愈痛苦。 『離苦得樂』的方法是什麼?對我而言,就是不斷檢驗生命,不斷作改變。透過文學、歷史、宗教等等,能幫助我檢驗生命,讓我保有改變的能力!」他說。 用心 召回孩子本性 侯文詠當年考上台北醫學院(今台北醫學大學)醫科時,他的父親高興得大放鞭炮;三十七歲那年他決意棄醫從文,母親憂傷地說:「你這輩子是在救人還是害人?」他當過最乖順和最叛逆的兒子;成為父親之後,他的兩個兒子,也讓他歷練了相當特殊的教養過程。 孩子還小時,有一天,侯文詠帶著他們去拜見聖嚴法師時,隨口對法師說:「我對他們沒什麼期望,只要以後當我的好朋友就好。」聖嚴法師卻嚴肅訓示他:「這樣不可以。你希望孩子當你的好朋友,就是一種期待,這跟期待他以後拿錢供養你一樣,都是期待。」 伴兒重在當下情 侯文詠訝然地問:「那要怎麼辦?」法師說:「只要用你此刻愛他的心情,和他好好相處就好了。」當時侯文詠並不是很懂。後來他研究中國古典小說《金瓶梅》時,讀到其中的一句話:「養兒無須屙金溺銀,只需見景生情」,覺得似和法師所言相印。「這句話說,養兒不需用金、銀去安排他的未來,只要在他難過挫折時陪伴他,開心時和他慶祝就好。現在兩個兒子都快大學畢業了,過程中孩子曾經超級叛逆,但我一直相信孩子一定可以為自己找出路,哪怕他在最糟的時候,我還是知道他有一天會變好。後來孩子的發展,根本比我預期的還要好!」侯文詠開懷大笑說。 回歸本心生智慧 侯文詠認為,現在有些十幾歲的孩子比自己年輕時厲害,已經很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了;但也有些人仍然依附著他人給予的價值在走,從未思考或者分不清自己想要的東西是什麼。在每個人生的抉擇點上,侯文詠建議孩子們:「不只要和父母溝通,更要和自己溝通。」 他指出:「你一定要很認真地去想自己生命的價值和自己想做的事業,這兩者很可能是不一樣的東西。當你做某個事業時,它有沒有聯結到你的生命價值? 一開始可能連不太起來,但你如果願在這件事上努力付出,將來兩者還是很有機會聯結的;但如果完全不努力,以社會的潮流來看,最後兩者很可能會分開。兩種人生發展到最後不太一樣,哪一個比較好?你們要自己去想、去抉擇。」 至於為人父母,所能給孩子最好的東西就在家庭。「家裡給予的如果是彼此的愛和關心,這孩子日後就會成為一個相信愛和關懷的人;如果是有問題的價值觀,小孩也會往那邊偏斜,再也回不來。」 為老師加油打氣 侯文詠認為現在最苦的職業是老師。「以前我寫《危險心靈》,是在幫學生說話,現在反過來,我很想幫老師說說話。現在的老師淪為『三等公民』── 等下班、等領薪、等退休。有老師很喪氣地告訴我:『我班上有一半的人,在我帶他們的三年內不會改變,我必須每天和他們對抗。』家長把責任推給老師,因為很多家庭的功能在崩潰中。」 侯文詠很想鼓勵老師們:「三年雖不能改變什麼,但你能不能作他一輩子都記得的老師?雖然他目前不能改變,但至少你關心過他、不以成績判斷他、相信他會更好。如果你能給他們一點點這樣的東西,就夠了;一個孩子,一輩子有來自他人這樣的對待,他不會變不好。」 侯文詠深信,一個會走進監獄、走到絕境的孩子,一定是一輩子都沒有遇到一次這樣的師長,或是像這樣愛他的人都和他斷聯了,他才會一直掉下去…… 只要老師們能回歸到教育的本心,用當下的心來愛學生,孩子只要記得曾經有人如此信任他、愛過他,就有機會助他從谷底翻生。 前一篇文章 歌手 陳曉東 為興趣奮鬥 20年熱情如初衷 下一篇文章 文學大師瘂弦 奉文字為志業 視編輯為德業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縱橫演藝界天后胡錦 餘音繞梁數十載 再唱《梁祝》經典品牌教父 施振榮 勇氣源源不絕 壯遊青春創人生傳藝金曲年度最佳演員 小咪渾身形容詞 演出峰回路轉人生台灣版畫之父 廖修平 刻畫寶島風情 傳承藝道薪火音樂家李哲藝 勤耕樂音福田 撥動聽者心弦雙金影后 楊貴媚 處世貫徹善與愛 傳承戲骨風範 作者其他文章牙醫藏樂魂 陳維斌創作台語歌縱橫演藝界天后胡錦 餘音繞梁數十載 再唱《梁祝》經典世界郵展 東西逸品大PK大學校長論壇—韓國威德大學 佛教應像手機 親近每個人大學校長論壇—澳洲西雪梨大學 樂於推廣南天大學特色大學校長論壇—布達佩斯佛教大學 天主教國家 推動佛教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