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國小掌中劇團創新以國、台、客語及英語,結合多國的戲偶、音樂演出。圖/新北教育局提供
【記者林汝娟新北報導】新北市板橋區中山國小掌中劇團,創新透過國語、英語、台語及客語,並結合多國戲偶、音樂等演出《不一樣的鏡子》,描述一位縣太爺,為了尋找一面可以照出「煙斗」的鏡子,各國的生意人紛紛獻鏡的故事,展現多元文化發展特色。
中山國小藉由教育實驗課程以社團形式,二○一三年九月成立「掌中劇團」,招募三至六年級學生,聘請專業老師指導,不只學習操作布袋戲偶,還要學會傳統樂器及口白,讓他們了解歷史。
校園不僅有布袋戲台,樂器、道具應有盡有。
指導老師還會帶領學生創意發想,不侷限於傳統掌中戲的操偶及後場鑼鼓、吹奏配樂,更讓學生以多國語言演出,結合不同音樂、文化等,讓學生學習國際多元文化,孕育藝術素養。
學習布袋戲,成為語言競賽常勝軍的陳奕銓說,雖然表演在後台,因劇中故事有豐富情節,自然而然聲音就變得生動、有趣,扮女生時,就要比男生聲音細柔。
也有掌中劇團的學生說,「拋偶成功很有成就感!」
中山國小校長王健旺表示,設計傳藝課程希望能給學生更多人文培養,讓他們從小了解歷史與文化,「就算他以後不會再演布袋戲,至少能對這項藝文有所了解。」
中山國小也在校內成立潛能戲劇、潛能舞蹈課程。
王健旺說,許多弱勢學生課後較少機會習得才藝,希望透過社團充實課後時間。
二十五日下午二時中山國小掌中劇團,將在三峽老街的興隆宮媽祖廟前廣場演出,邀請中和區積穗國小國際文教中心,以「偶偶」相連到印度為主題,展出多國戲偶,讓民眾欣賞動態表演外,還可體驗越南、日本、韓國、印尼等國戲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