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汝娟台北報導】教育部暑假推動國中小「夏日樂學」試辦計畫,部長吳思華昨天至嘉義縣大有國小,了解學校如何結合校園生態與客家文化,並與孩童一起在操場接觸大自然。
嘉義縣大有國小的夏日樂學計畫,以「三生有幸統整課程」為中心概念,規畫寫詩、文創小物製作、客家舞蹈、平板體驗、如何種菜、防蟲等各領域課程,並安排參訪踏查活動,讓學生學習深化、生活化及意義化。
大有國小校長黃正發表示,學區「水仔尾」是一個傳統的客家聚落,學校為保存客家文化,發展學校特色,自民國九十五年起推動客語課程,鼓勵學生能多說母語、參加母語認證。
夏日樂學計畫不同於學校學期的客語課程,結合嘉義縣客家協會資源,融入較多生活、生態及生命教育的本土語文活動,讓學生透過實作、參訪、體驗等多元課程,能深耕對家鄉文化的情感。
吳思華指出,夏日樂學試辦主要讓學童透過主題式學習,更加落實本土語言教育,今年試辦若效果佳,明年將擴大辦理,讓孩童學習更加快樂。吳思華表示,教育部一直都期望扮演創意的守護者的角色,任何好的、基層創意,會在行政上給予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