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足行蟹 馮國經

整理報導/編輯杜晴惠 |2015.07.05
2182觀看次
字級

他是香港知名的學者型企業家,曾一度被認為是香港特區行政長官的熱門人選,但他無意競逐特首。當年他卸下哈佛教職回港接手家族企業,採行「八足行蟹」策略,至今為人稱頌。他認為,企業運行應橫向發展多元經營,如此才能揚長避短,互利互惠,共同發展。

香港利豐集團日前在上海宣布,將與上海百聯集團、北京王府井百貨集團組成合資公司,地點就選在上海自由貿易區,三方將結合優勢資源,目標鎖定內地具有消費能力的中產階級。前三年預計開三百間店面,利豐將協助百貨營運商開發自家成衣品牌,並協助採購、品牌授權及管理,合資公司的預期銷售額為人民幣十億元。

據了解,這家公司的註冊資本為人民幣四千八百萬元,其中百聯股份和王府井各出資人民幣一千九百二十萬元,各占百分之四十股權,利豐透過旗下全資附屬利豐貿易(中國)控股公司,持有百分之二十股權。

消息一出,利豐股價立馬上揚,畢竟在網路發達的時代,商品價格變得愈來愈透明,零售商或品牌商常跳過中間商,直接與工廠合作的困難度大幅降低,中間商面臨被「邊緣化」挑戰。

利豐集團是全世界最大的供應鏈管理公司之一,也就是中間買辦的角色,主要業務是替終端需求客戶在亞洲找齊產品所需要的零配件,送到價格品質和人工都具備的工廠,製成最後的成品,然後交到全世界的客戶手中,營運據點遍布美洲、歐洲、非洲及亞洲等超過四十個國家。《華爾街日報》就曾報導,全球最大零售商的沃爾瑪由利豐進行的大部分採購工作,改為直接向廠商取貨。

眾所周知,香港利豐集團是百年企業,俗語說「富不過三代」,利豐卻已傳到第四代,特別的是,每一代的經營者都謹守著家族的傳統與榮耀。馮國經是第三代傳人,在香港人眼裡,他不只是成功的商人,還曾擔任貿發局主席和機場管理局主席,長年擔任亞太經合組織商業顧問,和許多國家的首腦部長關係良好。

兄弟聯手多元發展

國際媒體對於他的評價也非常正面,《遠東經濟評論》曾將馮國經喻為「亞洲最有頭腦的商人」,《全球金融雜誌》也將他列入「全球六百位具有影響力財經人士」的名單之中。

一九○六年,他的祖父馮柏燎與友人李道明在廣州合辦利豐公司,經營進出口貿易。當時中國局勢緊張,祖父派父親馮漢柱到香港設立分公司。抗戰期間,廣州的公司關閉,馮柏燎亦在此時去世,戰爭結束後,利豐公司總部從廣州遷至香港,另一股東李道明將全部股權售予馮家,由馮漢柱主管,他不僅將公司經營得有聲有色,也成功培育兩個兒子——馮國經和馮國綸。

一九七二年,馮國經成為哈佛大學副教授,弟弟剛拿到哈佛的MBA學位,某天接到母親的一通電話,「你們再不回來幫助爸爸,他就要累死了。」改變了兩兄弟後來的命運。三十多年後,有記者問他們是否後悔當年的選擇,馮國經說:「回家,這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挑戰。」

一九八一年,馮國經正式接替父親的董事長職務時,利豐已經由利豐公司變成了利豐集團。主持利豐集團後,他開始策畫集團的多元化發展,對複雜的馮氏家族企業進行了整頓和改革創新。和弟弟一起努力打拚二十年,為公司打下全球供應鏈整合的堅實基礎,接下來的十五年,經歷過三十五次購併,完成全球供應鏈。

至今馮國經為商界所津津樂道的,是他把公司分成五個產品集團,使之獨立運作,在行銷戰略中採用了多種有效的方式,所謂「八足行蟹」,他認為,企業運行應橫向發展多元經營,如此才能揚長避短,互利互惠,共同發展。

謙虛人格贏得尊敬

由於過去曾擔任過教職,馮國經在公司經營之外,仍積極參與學術界,他和台灣企業界的互動也很深。二○一一年《天下》雜誌曾報導,他和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神通集團總裁苗豐強都熟識。九年前,義美集團也曾和利豐集團合資成立「利義公司」,負責義美在香港產品促銷的工作,也是義美國際化的前哨站。

與馮國經相識多年的施振榮曾說:「他就是因為謙虛的人格才贏得我的尊敬,否則Ph.D(博士)那麼多,也沒有什麼好敬重的。」據報載,馮國經現在仍常親自到店裡看看,有時候員工沒有認出他,他還自我介紹,沒有大老闆架式。馮國經說,父親給他一句終身受用的話:「每個人,上上下下,你都有東西可以學的。」

善用中國消費市場 發展到全世界

「利豐,就是當年把『原子筆』引入中國,並且命名的貿易公司,還把藤製搖籃從東方送到英國皇宮,給嬰孩時期的查理斯王子使用。今天遍布全球的迪士尼卡通布偶、到年輕人身上穿的Levi's牛仔外套……,都由他們發包製作。」國內的財經媒體《商業周刊》曾如此形容利豐集團。

該媒體的採訪團隊特別到香港專訪馮國經。記者寫道:「走進總部大樓的十一樓,送茶水的阿嬤,身著白色唐裝,茶盤一落,端上的青花瓷茶杯,杯盤蓋,手工描繪著花邊樓宇,古樸的寫上『Li & Fung Limited』、『Established 1906』。」馮國經見到台灣的記者,主動從辦公室走到接待室門口迎接,親和力十足。

另一家《天下》雜誌也曾專訪過他,問他如何看待兩岸三地的競爭優勢。他說,現在日、韓以外的亞洲公司愈來愈多,包括大中華區、東南亞和印度。「我覺得香港和台灣的商人要想,怎麼樣和中國合作,利用中國的消費市場,發展到全世界。」

他認為,「中國的市場是愈來愈大,不管是做為工廠和市場,影響力都愈來愈大」。過去許多人對大陸的看法著眼在勞動力,「但我看這個市場的消費力,愈來愈重要。不單只是消費者,連現在全世界的原材料價格,都受中國影響,印度也是。如果東盟也將他們的市場整合起來,那這三塊區域加起來影響力不得了啊!連日本人也想參與其中。」他說,「未來是亞洲人世紀」的說法是對的。

把握一帶一路商機

對於香港和台灣,他分析透徹。他說,香港在未來五十年扮演幫中國大陸發展服務業的角色,在這個過程中,對香港是無限商機。就像利豐在做的供應鏈管理,此外在世界金融的地位也會愈來愈顯著。至於台灣,優勢在高科技,尤其是(應用軟體)accessible application。

二○一三年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一帶一路」戰略正式寫進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成為中國大陸對外的主要經濟戰略。馮國經在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上說,這個政策所涵蓋的沿線經濟體,估計約占世界經濟規模的百分之三十,未來會有超越三十億的中產階級,大多數生活在一帶一路沿線,不管哪一個國家,都有必要認真思考其中的新商機。

小檔案

馮國經,1945年1月15日生於香港,利豐集團馮氏家族第3代傳人,現任利豐集團榮譽主席、中國人民大學名譽教授,曾任香港貿發局主席和香港機場管理局主席、國際商會主席。

馮國經在馮氏家族排行老大,與弟弟馮國綸共持有利豐集團70%股權,兄弟兩人在嚴謹的家教下擁有優異豐富的學經歷。馮國經於1966年獲麻省理工學院電機工程碩士;1970年獲哈佛大學商業經濟博士。完成學業後,他曾留在哈佛大學工管學院任教,後升任副教授並擔任數家美國企業顧問。1974年返回香港加入利豐集團,1981年,正式接替父親的董事長職務。

馮國經回到利豐集團後進行大改革,引入「供應鏈管理」模式,建立跨國採購貿易王國,每年營業額超過60億美元。1986年曾自行創業,出任美國Prudentialln-surance公司在東南亞的分公司主席,並擔任香港創業基金會主席。曾被美國《時代》雜誌列為亞洲60年來的明星人物,在商界、學界至政界都表現非凡。2012年《財星》雜誌將他選入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排行榜,名列第9。1997年之後,馮國經曾一度被認為是香港特區行政長官的熱門人選,但他無意競逐特首,與前行政長官董建華是好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