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福報》日前報導,「群我倫理促進會」公布「二○一五台灣社會信任調查」,倒數前五名是政府官員、民意代表、新聞記者、總統、法官,前五名是家人、醫生、中小學老師、鄰居、基層公務人員。這樣的結果,各有解讀,也各有不平。其中,新聞記者入榜,對第一線的記者從業人員,恐怕最難接受。
民眾每天從醒來到睡前,多半人時時刻刻都在追蹤台灣甚至全世界發生了什麼事。更何況,現在人一有空都忙著滑手機,更造成即時新聞瘋狂點閱的現象。也因為這種新現象,各大媒體無不搶著發佈最新消息,但也因為「搶新聞」,最近就發生了幾件值得媒體界檢討的事件。
前述這種現象中,有一件與《聶隱娘》這部片子有關。事情發生於坎城影展大會,主辦單位在《聶隱娘》參與名單上,誤將舒淇標註為「中國」,而不是台灣。大會知悉後,隨即道歉並立即更正。但國內某報卻以大篇幅報導:「被標中國籍,舒淇對外媒喊:我來自台灣!」因而掀起中國網友狂酸舒淇。
事後證明舒淇除了走紅毯,根本無其它媒體所報導的舉動。記者不在現場,卻能製造新聞,惹得《聶隱娘》在坎城無故生非,在國內更造成新聞事件。
另一個案例,則與前知名主播李艷秋有關。她因為投書,針對某媒體一則女主播的報導進行評論,該媒體回擊,標題竟直指李艷秋是A書女主角,內容更對李艷秋進行品頭論足的描述。而所謂A書女主角,來源竟然是大陸網路上的消息。
雖然該媒體因李艷秋威脅提出告訴,最後提出道歉,但已造成媒體記者形象的傷害。此案例不只有物化女性的問題,更因新聞報導源自網路,在缺乏查證之下,真實性更讓人質疑。也難怪引起婦女新知及傳播學者的強烈批評!
另一案例,則是三十七歲的黃姓婦人在民代姚文智、謝維洲陪同下召開記者會,指責榮總醫師,雖然知道自己胎兒臍帶受到擠壓,但竟認為沒問題。但產檢完不到三天,發現沒有胎動,再回榮總檢查,胎兒已無心跳。黃女士控訴醫院自認沒有錯失,又因程序疏忽,無法讓她看孩子最後一面,叫她情何以堪。
因此事件,遭指控的陳醫師提出辭職。但事後證明,黃小姐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本就可能影響胎兒,造成感染或染色體異常;因此真正死因還待確認,錯並不在醫師。最後,立委姚文智與謝維洲舉行記者會表示,因疏於查證,造成醫師聲名受損,兩人數度鞠躬致歉。
二位民代固然有過,但媒體記者冒然採訪播報及刊出,未經即時查證,造成醫師及醫院的困擾,恐怕也難辭其咎。
這三個案例,顯然與媒體爭搶即時有關;但因搶即時,造成疏於查證,出現有違事實的報導,讓社會大眾對媒體報導的真實有所質疑,也對記者專業產生不信任感。其實責任也不能單怪新聞記者、採訪主任、編輯,尤其是媒體的最高層所制定的經營策略,關係更大。
解鈴還須繫鈴人,希望新聞界要勇於自省,隨時警惕自己,勤於查證,忠實報導,以善盡媒體應盡的社會責任,以免辜負社會對「無冕之王」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