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州似乎從不下雨
從前好像常聽人們這麼說
南加州從不下雨
但是女孩,沒人警告你
大雨下著,傾盆而下
加州氣候乾旱,一年超過三百天陽光普照,南加州尤其少雨。歌手亞伯特漢蒙(Albert Hammond)一九七二年的歌曲《南加州從不下雨》膾炙人口,是最好的描繪。
這首歌曾為電影《阿甘正傳》的主題曲,情節進行到一九六、七○年代,女主角和阿甘告別,搭上前往加州的巴士時,響起了這首歌。樂聲悠揚、輕快,伴隨的卻是哀傷、絕望的歌詞。
加州旱象持續四年,尤其南加州幾乎半年無雨,實施史上首次限水。事實上,為了應付南加州缺雨問題,加州一九六○年代就設計「北水南運」工程。但隨著暖化,北加州不再雨水充沛,全州降雨量降到一個半世紀的低點。
好萊塢、矽谷 加州夢
百餘年來,加州靠著好萊塢、矽谷、航太工業、農業和葡萄園而蓬勃發展。一九七二年,英國歌手亞伯特漢蒙到美國打天下,一曲《南加州從不下雨》走紅整個七○年代,這首歌代表他的心路歷程。
歌詞講的也是歌手遠赴重洋,到好萊塢求發展,但事與願違,境遇不佳,感觸唱出:「人家都說南加州從不下雨,但我遇上的卻是傾盆大雨。」這首歌至今四十多年,依然動聽,令人回味。
加州可說是最多人「歌頌」之地,因這裡是電影、音樂重鎮,許多人懷抱明星夢來此,媽媽和爸爸合唱團的《加州之夢》、老鷹合唱團的《加州旅館》,都在傳遞「加州夢」的情感。
加州經濟規模二點二兆美元,是全球第七大經濟體,矽谷聚集了高科技業。一個多世紀來,吸引人們前來追尋美好生活,使加州成為人口最多的州,是一九六○年的兩倍多。
所謂「加州夢」除了經濟繁榮,還因為富庶帶來的處處草坪、私人泳池,把乾枯土地開發成高爾夫球場,在水資源不多的地帶成功發展農業。加州人一直以為水資源不虞匱乏,水費理當便宜。
一九一三年,洛杉磯水務總工程師威廉.馬爾霍蘭用一句傳世宣言開啟了洛杉磯引水渠閘門:「水就在那裡,儘管取而用之。」此番話語,盡顯傲慢。加州繁榮的植被經濟背後的道德邏輯,如今可能會轉變。
綠洲神話 開始受考驗
加州大旱主因供應近三分一水源的內華達山脈,積雪量連續四年創新低,各個水庫幾近乾涸。人為浪費也不少。南加州移民人口眾多,公寓水費由房東負責,因此用水無節制。至於富人社區,如綠樹成蔭的波托拉谷,許多有環保意識的富豪住在這裡,但當費用不被考慮時,就更難找到節水動機了。
州長布朗宣布要減少四分之一用水,浪費水將罰款五百美元(約台幣一萬五千元)。布朗說:「在近代以前,加州居民不超過三、四十萬,現在卻有三千八百萬人,三千兩百萬輛車。」
「大自然母親本沒打算讓四千萬人住在這裡。」南加州大學歷史學家凱文斯塔爾說。全面限水令,驚醒了加州夢,加州人不禁反省:現有的經濟發展模式和用水習慣,是否超過大自然的極限?
加州大旱也開始考驗「綠洲神話」。棕櫚泉市位在沙漠中央,一直以「美國的沙漠綠洲」自居,用水量比全州平均數高出兩倍。最近多數市民決定,雖然旱象持續,仍要過原來生活:漩渦噴泉、鮮花、高爾夫球場和樹木,修剪過草坪的氣味在空氣中彌漫。
棕櫚泉市政府仍下令用水減半,慷慨付錢給居民,讓他們用石塊和沙漠植物來替代自家草坪。洛杉磯也有人不想改變習慣,「州政府沒有好好分配水資源,結果卻是我們倒楣。」
氣候學家說,這次可能是一千兩百年來最嚴重連續乾旱期。「我們必須面對一個新常態。」洛杉磯市長加希提說。
如果居民洗澡不准超過五分鐘,水費帳單高得離譜,洛杉磯還能維持「娛樂和魅力之都」的地位嗎?矽谷還會繼續是高科技中心嗎?遊客會望而卻步嗎?
加州生產全國一半的水果、堅果和蔬菜,農業消耗了八成用水量。州政府表示將逐步減少種植耗水作物,如種一顆扁桃,要耗費一加侖水;每生產一盎司的牛肉需要耗費一○六加侖的水,比舊金山灣區居民用水量還多。
去年休耕 損失二十億
乾旱會終結加州的繁榮嗎?用水需求高的農業只占全州總產值百分之二,僅僱傭百分之三的工人。目前,已有四十萬英畝土地休耕,加州農民去年損失了二十億美元。今年可能還會再休耕六十萬英畝。
南加州從不下雨,聽起來很浪漫。人們開著敞篷車,吹著乾爽涼快的風,輕快哼歌。但亞伯特漢蒙最後唱道:
大家都說那裡工作機會很多/可以演電視、拍電影/傳言是如此真實/失去工作,我四神無主/沒有尊嚴,沒有糧食/沒人關心,營養不良。
我想回家/回家鄉後,可否請妳告訴鄉親們/我就快成功了。
紐約時報提問:「如果這次不是周期性乾旱,而是氣候將永久改變,加州未來會是什麼樣?人們是否會離開,前往氣候更溼潤地方?」
美國災難片 為何總愛摧毀加州?
災難性的乾旱好像還不夠,華納公司特意選擇這個令人不安的時刻放映《末日崩塌》,脆弱的加州夢又遭到新一波的影院攻擊。這是紐約時報的報導,「加州大末日又來了。沒錯,巨浪沖垮了金門大橋,洛杉磯山上HOLLYWOOD招牌也崩塌了。預告片裡,沒有媽媽和爸爸合唱團唱著加州之夢。」
《末日崩塌》是地震冒險片,延續好萊塢長久以來的傳統:讓加州陷入末日天災,以此讓「這個世界的其他地方」覺得好過些。
人們總想把「過得太好」或太放蕩的人拉下馬,這種渴望始於《聖經》,索多瑪和蛾摩拉的毀滅,是醒世之例。不少關於加州的電影,對這個「看似得天獨厚」、「生活紙醉金迷」的地方做了清算。
德國科隆大學人類學與倫理學教授約翰-斯圖爾特.戈登說:「見到看似成功的人遭到地震、突如其來的疾病或噩運懲罰,等於平復了人們(關於自身不怎麼走運)的焦慮,是一種治療不安靈魂的變態療法。」
紐約也在電影中被毀滅過不少次,不過通常沒有地震。好萊塢的製片似乎總有反省的良心,一直都在想像加州的終結,大火、地震、火山爆發、外星人入侵……不計其數,比較有創意的是:1954年的《X放射線》裡被巨大的螞蟻毀滅;1956年的《天外魔花》裡被豆莢人毀滅;1963年的《群鳥》裡被鳥毀滅;1979年的《1941》裡被日本炸毀。
1988年的《末日終結者》片中主角在諸事不順的一天,原子彈從天而降,洛杉磯被夷為平地。「對於那裡的人們來說,這是一種報復。」紐約時報這段評述意義不詳,就算是日本的報復,為何只是加州遭殃?
在這些末世寓言片中,電影王國通常是最早覆滅的地方。也許,好萊塢人確有自視住在「索多瑪和蛾摩拉」的深思,以毀滅來自省。
枯黃草地噴綠漆 加州學中國綠化
在加州,鄰家草坪那荒漠驕陽下繁茂生長的六月禾草,沒人會多看一眼。加州某些城市還規定,如果庭院草地沒有保持青綠,會遭罰款。如今,有人會懷疑,你家的汽車怎麼那麼乾淨?為什麼要種耗水的扁桃樹?
在州長宣布限水後,豁免了相關罰則。但在美國傳統文化中,屋前綠草如茵是再自然不過的景色,把自家草地照顧好,攸關面子問題,草地漂不漂亮,甚至還會影響房價。
但乾旱持續,草地枯黃,怎麼辦?
加州節水規定之一是禁用噴水器。有人突發奇想,改用噴漆槍,用綠色環保塗料把草坪漆成綠色。南加州聖地牙哥的皮爾遜太太表示,第一次聽到時,忍不住大笑,但現在她喜歡這個點子,只要簡單按幾下,枯黃草地馬上綠油油。
「人工綠化」不是新點子,二○○一年北京申請舉辦奧運,在國際奧會委員到北京評審時,就將市內草坪噴綠漆。雖然不少人覺得這種作法很蠢,但各地開始有樣學樣。
二○○六年,深圳一處採石場因山體裸露影響景觀,噴上綠油漆遮掩。隔年,雲南省富民縣為應付上級檢查綠化進度,也為了改善風水,將縣府大樓對面的光禿山壁噴上綠油漆,被民眾痛批弱智。
二○一○年,昆明不少墳墓林立的山頭,墓碑陸續被漆成鮮綠色。民眾說是政府命令的,不配合的墳墓將炸毀。當地政府則稱,是因上級認為「山頭東一塊西一塊白色墳墓,很難看」,所以綠化改善。
去年三月,成都一個市民清早做運動,發現市府前的草坪一夕變綠,他的鞋底都綠了。原來市府噴了綠漆,說想給大地增添綠意。網友戲謔道:「官員等不及春天報到,提早把草地變綠」。
加州首府沙加緬度以南地區,家庭草坪已被視為奢侈品。州政府希望民眾把植被換成耐旱品種,或者種人造草皮。要不然…綠色油漆可能會變暢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