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I值超過二十四即為過重,若超過二十七以上,即屬於「肥胖」。圖/游輝弘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衛福部國健署昨公布針對全台職場上班族大調查,結果發現,不分藍白領,職場員工過重及肥胖盛行率高達三成八,男性上班族「腰圍超標者」過半,為女性上班族的一倍。
國健署指出,此與上班族早、午餐「外食」比例高,吃太油、動太少有關。
國健署去年共針對全台十九個行業、超過六千名上班族進行「工作人口健康促進暨菸害防制調查」,結果顯示,職場員工BMI值(身體質量指數)超過二十四以上之過重及肥胖盛行率,高達三成八。
國健署社區健康組代理組長陳妙心表示,BMI值超過二十四即為過重,若超過二十七以上,即畫歸「肥胖」範圍。分析發現,上班族外食、蔬果攝取不足,加上運動量不夠,都是造成肥胖的主因。
當中,男性及女性過重及肥胖盛行率分別為五成二及兩成二,顯示「胖男」比「胖女」多出一倍以上;另調查工作人口飲食習慣發現,台灣上班族早餐及午餐的外食比率高,一周五天以上外食者,早餐佔了五成七,午餐則有六成三,晚餐將近兩成七,且有逾六成上班族「蔬果攝取量不足」。
陳妙心指出,方便、多樣、美味的外食,往往暗藏高熱量、多油、多鹽、多糖及少纖維等陷阱,是造成上班族過重的最大原因。她建議外食族選擇低脂少油炸,多吃天然未加工食物,天天吃足五蔬果多喝白開水,身材就不易走樣。
而要增加身體活動量的方式也不難,上班族只要提早一站下車,以步行或自行車取代開車;每天步行去買午、晚餐,多爬樓梯取代搭電梯;上、下午各做十五分鐘健康操等。每日只要累積至少三十分鐘,就有運動效果。
國健署呼籲企業推動健康促進,台電公司工業安全衛生處處長廖俊貴表示,台電有近六成員工為戰後嬰兒潮出生,年齡都在六十歲以上,一○一年員工健檢時發現,不少人有「過重」和「脂肪肝」問題。
廖俊貴說,台電員工的過重及肥胖率高達四成一,兩千五百多名同仁,有兩百一十六人加入體重管理課程,利用登高運動比賽、餐廳張貼菜色熱量標示等方式,於去年五月至八月間,共減重四百七十公斤,減重最多的個人,一口氣甩掉八公斤肥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