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校園 彩虹小學 激發原童音樂天賦

林汝娟 |2015.04.20
2003觀看次
字級
校門口的「LOVE牡丹」裝置藝術,彷彿在提醒老師「用具體的愛灌溉孩子心田」。圖/潘欣中
屏東牡丹國小有繽紛的彩虹步道銜接教室和操場。圖/牡丹國小提供

【記者林汝娟屏東報導】「微風吹來,在戶外用餐的感覺很棒吧?」午餐鐘響,學生不是在教室用餐,而是拿著便當盒,在廚房外排隊打飯菜,準備享受「露天午餐」,屏東縣牡丹國小每天都有「彩虹」相伴,展開多元學習。

位處深山的牡丹國小,去年校長楊瑞麟因在雨後的天邊看見美麗彩虹,於是將銜接教室和操場的水泥階梯,打造成色彩繽紛的彩虹步道,加上彩虹椅、NBA彩繪球場等,七彩成為牡丹國小的主意象。

一到下課,學生就會三五成群,各自彈鋼琴、打爵士鼓、彈吉他、唱歌,全校學生每人都有一支直笛、一把烏克麗麗,班班都有鋼琴,校園四周可見爵士鼓、非洲鼓,另外也有蛇板、獨輪車等體育器材。

楊瑞麟說,學校九成學生為原住民,他們擁有極高的音樂及體育天賦,但家庭環境多無力支持,因此希望學校能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給孩子。

「校長的一堂課」在每周二由楊瑞麟開講,教全校七十位學生唱歌、玩樂器或說故事。音樂老師陳騏龍說,學生有時會「偷偷練習」,在朝會「達人秀」時,秀上一段校長教的樂器、歌曲,讓師長看見學生潛力。

之外,學校並規畫小型的創作空間,讓學生學習原住民傳統技藝,包括編織、繪畫、串珠等,今年寒假更為學生打造一座「開心農場」,提供小朋友養動物、種蔬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