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趣 去年逾8千萬人次逛圖書館

林汝娟 |2015.02.13
1494觀看次
字級
林窈如(左二)小妹妹一家都是愛書人,四歲的哥哥林真氶也在一年內借七百一十二本書。圖/記者林汝娟

【記者林汝娟台北報導】國家圖書館昨日公布一○三年閱讀習慣調查,有八千二百一十九萬人次走入圖書館,借閱六千三百五十八萬冊。全國超過六百所公共圖書館借閱圖書統計,最受歡迎的前二十名書籍是小說:奇幻冒險、歷史武俠及懸疑推理三分天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洪蘭的《洪蘭老師開書單》殺出重圍,成為唯一上榜的非小說書籍。

三十一到五十歲青壯年為閱讀主力,每人平均借閱六點一冊。莫仁的長篇幻想故事《噩盡島》系列蟬聯第一;幾年前引起旋風的《哈利波特》衝到亞軍;日本多產銷售推理作家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排第六,也是民國一○○年這項調查開始後,首度入榜的日籍作家。

前二十名唯一的非小說《洪蘭老師開書單》,集結六年來導讀及推薦的九十二本書,共有兩本。國圖分析,去年實施十二年國教,教養方式更受重視,在全國公共圖書館掀起借閱風潮。另外,應用科學類前二十名排行,烹飪書籍占了十五本,應跟食安事件連環爆有關。

昨日表揚六十九名借閱楷模,借書王為復健師趙芳瑢,一年借了三千四百二十三本;最小是三歲的林窈如,每天平均看三到四本繪本。

她最猛 年借3423本稱王

「借書王」復健師趙芳瑢平均一天借十本以上,有四成借給三個孩子看,六成是醫療相關書籍。她的先生林鉅逵解釋,晚餐時就放在飯桌上翻閱,讓孩子互相討論,「孩子會認為大人說的沒道理,所以讓他們自己看,創造共通話題。」

由於復健師需要接觸各類型病人,趙芳瑢每天會廣泛吸收新知,從中醫推拿到西醫電療皆不錯過,但因圖書館館藏相關用書不多,須上網搜尋,從新北各圖書館調閱書籍。每天中午兩個半小時休息時間,趙芳瑢都在泰山圖書館研究知識,圖書館就在菜市場樓上,她每天例行工作—買菜跟讀書,同棟樓一次完成。

她最嫩 3歲借光圖書館

借閱楷模林窈如,還沒上幼兒園,去年借了七百零五本書。林窈如一家都是愛書人,四歲的哥哥林真氶一年也借七百一十二本書,兄妹昨天一同接受表揚。爸爸林建良分享,平常都是媽媽唸書給兄妹聽,每天至少要讀三、四本繪本,孩子才甘願就寢。

近年挑選的書籍,閱讀文字量逐漸增加,也從爸媽講述變成自己看圖問問題,並與爸媽討論,林爸爸說,孩子閱讀最大的好處是訓練專注力,閱讀、繪畫、寫字都能靜下心,做好一件事。

他們已將圖書館的童書借光了,多數借第二輪。林建良說,小朋友不斷長大,看第二輪會有不同心得,現在鼓勵孩子們問問題,引導「正確的知識」。林建良舉例,很多繪本,草食動物跟肉食動物是好朋友,現實世界絕對不是如此。他告訴孩子「大野狼真的會吃羊。」

借閱圖書排行榜

排行 書名 作者

1 《噩盡島》 莫仁

2 《哈利波特》 J.K.羅琳

3 《日月當空》 黃易

4 《淘寶筆記》 打眼奇峰

5 《異石傳》 鄭丰

6 《解憂雜貨店》 東野圭吾

7 《天觀雙俠》 鄭丰

8 《刑名師爺》 沐軼

9 《大唐雙龍傳》 黃易

10 《錦衣夜行》 月關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