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生萬物隨識轉,
心有所主自能安;
人生際遇隨業轉,
視己經營聖凡分。
──星雲
圖/妙顯
文/星雲大師
心生萬物隨識轉,
心有所主自能安;
人生際遇隨業轉,
視己經營聖凡分。
──星雲
「心生萬物隨識轉」,心能生出萬法,萬法存乎一心,世間萬物都是隨著我們的心識所變現,如同《華嚴經》所云:「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
佛陀在世時,曾經拿出一顆隨色變化的摩尼珠問五方天王:「這顆珠子是什麼顏色的呢?」結果,五方天王說出來的顏色都不一樣。後來,佛陀將珠子藏起來,一樣展開手掌問:「你們再看!我手中的這顆珠子是什麼顏色?」
這時候,五方天王個個充滿疑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後說:「佛陀啊!您手上根本沒有什麼珠子,怎麼會問我們是什麼顏色呢?」佛陀說:「你們是多麼的顛倒迷糊啊!我以世間的寶珠示之,你們硬說有青黃赤白等色;我以真珠給你們看,可惜你們卻看不見。」這說明了心很容易被有形、看得見的物體所左右或限制,因而看不清實相。
「心有所主自能安」,我們若能管理好自己的心,做自己心的主人,自然能身心安住,不會隨外境所轉。
這也就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所說:「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修行的要訣就在一個「轉」字,自己的心能夠自我做主,就能轉逆境為順境,否則就只能徒然隨著外境團團轉,無有一刻的安寧。
「人生際遇隨業轉」,人之所以有貧富貴賤之分,是由於自身過去的行為造作,才會有不同的善惡果報,這並不是什麼神明所賜予,也非上帝所能主宰的。人生的際遇也是如此,無一不是隨著新業舊業、善業惡業而流轉於輪迴裡。
「視己經營聖凡分」,人雖然有聖凡賢愚之別,可是轉凡成聖的關鍵,還是在於自己的一念抉擇,切莫消極的隨業力流轉。我們應該積極經營這一期的生命,轉迷為悟,轉惡為善,開創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