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現代詮釋-- 無我

 |2015.01.09
8066觀看次
字級
佛教講「無我」,一般人聽了會害怕,以為「無我」就是沒有「我」了,因為人最關心的就是我,但我們所關心的這個「我」,是真的嗎?圖/游智光(Jack Yu)繪

佛教講「無我」,一般人聽了會害怕,以為「無我」就是沒有「我」了,因為人最關心的就是我,但我們所關心的這個「我」,是真的嗎?佛經有一個譬喻:

有一個富翁娶了四位夫人,富翁最喜歡的就是最年輕、美麗的四夫人。但是到了富翁年老將死,驚覺一旦死去,黃泉路上很寂寞,就希望平時最愛的四夫人陪著一起死。「妳陪我一起走吧。」四夫人一聽,花容失色,「我年紀這麼輕,這麼漂亮,怎麼能陪你一起死呢?」

大富翁不得辦法,想到平時自己也很寵愛、喜歡和她在一起的三夫人。三夫人一聽,說:「我不能陪你死。」「為什麼?」「承蒙你愛我、關心我,但是你死了以後,我還年輕,可以改嫁,我不能陪你去死。」

大富翁又失望了,只好轉而找二夫人。「雖然平時沒有和你多來往,但你總是我的夫人,我現在要死了,希望你能陪伴我。」二夫人想一想,「不行,這個家平時是我在打理,你死了以後,還要料理後事,甚至送葬都要靠我,我怎麼能陪你死?不過念在夫妻一場,你死以後,我會送你到墓地。」

大富翁很無奈,只有找大夫人。「你敢跟我一起死嗎?」大夫人很了不起,她說:「我們女人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陪你一同死,這是應該的。」到這時候富翁才看出,大夫人才是最愛他的人。所謂患難見真情,路遙知馬力,人心的真假要經過時間的考驗。

這四個夫人代表的是什麼呢?

四夫人是我們的身體,我們平時對自己的身體百般照顧,還要化妝、保養,但是死的時候,身體也不是我們的。三夫人年紀輕,能改嫁他人,追求她的歸宿和未來,三夫人象徵的是金銀財寶,縱然家財萬貫,到了人要死去,什麼都帶不走。二夫人是什麼?就是我們的親友、家人。和我們的感情再好,一旦面臨死別,他們頂多來幫忙後事、來祭拜,送我們到墓地,之後就各自生活了。大夫人就是我們這顆心,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一旦無常到來,平時造的善業、惡業;好的、壞的,也只有心跟隨我們去流轉。

其實,佛教講的「無我」,不是說現在的這個「我」是沒有的、空無的;佛教講「無我」的「我」是變化的,就是六尺之軀的人,在他一生的歲月裡,也是時時刻刻都在變化裡。

例如一個女人的成長,經過歲月的流轉,不斷地變化,從女嬰、女童、女學生、小姐,到媽媽、老太婆,究竟哪一個是「我」呢?既然如此,還有什麼是真實不變的東西?一個人的健康、疾病,歡樂、煩惱都是「我」的變化,因此,「我」不是不變的實有,是由許多因緣和合,緣生緣滅。在生滅之間,昨日的我、今日的我、明日的我,哪裡是固定不變的呢?

「無我」也不是說什麼都沒有,而是指能苦能樂、能多能少、能大能小、能早能晚,無所不能、無所不是的我,這就叫做「無我」。

其實「我」,還有一個涅槃的世界,就是常、樂、我、淨的真我。這個世界裡,生命是恆常的、不死的、安樂的、寂靜的。實在說,人的生命是不死的,你要死都死不了,死的只是形體;生命就像是一江春水向東流,不論流到哪裡去,還會再流轉回來,這叫輪回。

就像季節有春、夏、秋、冬的輪替,冬天你不用怕,春天馬上就來了;物質也有成、住、壞、空的循環,這棟大樓壞了、倒了,沒關係,倒了還有空間、有空地,可以再重建高樓;又如時鐘,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走完「十二」,它又會再從「一」循環回來。

因為「無我」,所以「我」不是受神明所控制,不是上帝創造,我可以自我改變、自我修正,自己可以做自己的醫師,做自己的雕刻師,做自己的畫家;要想把自己變成一個什麼樣子的人,可以自己做主。

也正因為人生不一定隨著「我」而改變,而是可以透過現在的「我」改變未來的「我」,所以「無我」的真義蘊含無限價值,因為懂得「無我」,才能去除自私自利;也因為明白「無我」的意義,當我們面對人生各種困難,也才能生起超越的心態。

無我提問

問:佛教常講「無我」,那麼,我們的心中應該擁有什麼呢?

答:有的人心中只有錢財,他把財富看得比天地還大,當然金錢的重要就超過了道義。有的人眼中只看到名位,一心一意只想如何提高自己的名位,他視名位為唯一的追求,至於道德、人格如何,則絲毫不在意。有的人心中自私,只有我,沒有人;心中沒有人,他還能算是個人嗎?

有一位老奶奶聽到《金剛經》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她即提出異議:「無我相」則可,怎能「無人相」呢?

人之所以不能成功,不能成就大事業,大都是因為他總把「我」抬得比「人」重要;假如能把別人看成比自我重要,所謂「得人者昌」,何患事業不成呢?

有一個長輩教育子孫,他不是教他們學問,而是教他們認識社會上各行各業,乃至各個領域裡的專家學者們各有何專長。例如:政論界的學者,哪些人有什麼專長?經濟學者,哪些人有什麼傑出成就?甚至於文學、科學、醫學、史學、哲學等各界中,各有哪些學有專精的專業人士。為什麼?主要就是讓他們認識各家的菁英,成為心中的人物。繼而又教育子孫要牢記人名,一千個、二千個,甚至幾萬個,主要的都是要讓子孫心中有千軍萬馬。心中有人,還怕沒有事業嗎?

宋朝名相呂蒙正,每與人談話,總不忘記問他有沒有認識什麼人才;如果有的話,則馬上記入隨身的小手冊裡,然後適時的推薦給朝廷去適才適用。

今日的社會,凡是身為領導者,他口袋裡的小冊子都有很多的人名。其實,記不得人名固然不好,記在小冊子裡也沒有用,最好「心中有人」,才是重要。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心中有人還不夠,還要會用人。所謂「愚者必有一得」,心中有人,又會用人,那麼即使是殘兵敗卒,也能成為戰場上的常勝軍。

《金剛經》說的「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是覺悟者體悟法界平等的最高境界。但是在世間法當中,你可以「無我相」,但不能「目中無人」,更不能「心中無人」。所以,還是讓我們在心中建立「人相」吧!

(摘自星雲大師《迷悟之間》)

傳統之說

無我係佛教根本教義之一,於三法印中,即有「無我印」。通常分為人無我、法無我二種:一、有情(生者)不外是由五取蘊(即構成凡夫生存的物心兩面之五要素)假和合而成,別無真實之生命主體可言,稱為人無我,又稱我空。二、一切萬法皆依因緣(各種條件)而生(假成立者),其存在本來即無獨自、固有之本性(自性)可言,稱為法無我,又稱法空。

(摘自《佛光電子大辭典》第四版)

禪∣門∣語∣錄

文/星雲大師

譯者/滿和法師、Doris Koegel-Roth、Leon Roth

定課坐禪時,須常以自我當下的身心作為禪觀對象,進行對無常、無我的體察,一旦開發出般若智慧,則業種乾枯,業障自亡。

In your daily meditation, diligently observe your mind and body. Soon you will realize impermanence and selflessness. When you cultivate your prajna wisdom, your bad karmic seeds will perish, and all karmic hindrances will fade away.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