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畫家 東明相 勇氣克服低潮 畫筆奏練習曲 阮愛惠 |2014.12.07 語音朗讀 345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馬丁一號代表的意義是,每個人一定會遇到低潮。帶著過去的傷害一起走,就會發現,再站起來沒有那麼難。圖/東明相提供 歷經嘗試,東明相慢慢找到用畫筆「發音」的方式。圖/東明相提供 演員、畫家 東明相 圖/東明相提供 東明相在電影《練習曲》裡騎單車環島,之後也掀起了一陣單車環島風潮。圖/東明相提供 東明相透過畫裡的單一角色,簡潔有力地表達一個意念。圖/東明相提供 文/記者阮愛惠 「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這句被傳誦不休的佳言,是二○○七年上映的國片《練習曲》裡的經典台詞。提到《練習曲》,就一定會記得片中那位騎著單車環島一周的帥氣男孩─—東明相。 《練習曲》透過一位大學生「明相」的單車旅程,沿途呈現台灣的地方禮俗、風景人文、歷史故事與社會問題,淡而有味的敘事形式,觸動了許多觀眾的心,當年也創下台灣電影放映戲院最多及放映期最長的紀錄。《練習曲》掀起了一陣單車環島風潮,至今持續發酵;而片中那句振奮人心的對白,更成為很多人「把握當下」、「勇敢追夢」的最大動力。 在電影中完成環島之旅的東明相,這七年來又經歷了什麼樣的人生旅程呢? 大學美術系畢業的東明相,目前正於台北市優席夫藝廊舉行首次油畫個展──「看見勇氣的聲音 TO SEE THE VOICE of COURAGE」。他的油畫作品中,透過他創造的「馬丁」、「羅拉」及許多角色,細細敘述他這些年看見、歷練的很多事情。而這些畫作,傳達的共同訊息,就是「勇氣」。 最不能失去的 就是勇氣 年輕俊帥、又有美術專業能力,但聽力障礙仍是東明相謀生的極大困阻。雖因電影帶來了知名度,但暴紅之後的難以為繼,反而造成生活情境的落差感;如何靠能力獨立生存,在跌跌撞撞的摸索過程中,東明相體悟到,他最不能失去的,就是「勇氣」。 東明相指著畫展中的主題角色「馬丁一號」,用他特有的發聲腔調說:「你看,這個小男孩綁著頭巾,貼著受傷流血的繃帶,穿著破破的衣服和褲子,是想告訴大家,在低潮期,很多人都選擇躲起來,不願面對其他人。我只是表達,就算被傷害,也沒什麼好怕,帶著過去的傷口,還是可以往前走。人生本來就是起起落落,不可能永遠都在好的狀態;但遇到挫折時,要用平常心看待,不要害怕受挫過程,也不必擔心丟臉。」 將角色命名為「馬丁」,東明相笑說:「這只是一個簡單的代號,他可以是任何名字,代表任何人。未來我還會再創作馬丁系列,但馬丁一號代表的意義是,每個人一定會遇到低潮。低潮時,他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再站起來。我們不要害怕過去的傷害,帶著它一起走,就可以發現,原來再站起來,沒有想像中那麼難,最難的是自己再度跨出去的那一步,之後一切就變得簡單了!」 聽不見的人 也能做很多事 東明相不是先天失聰,而是在十個月大時,因為注射預防針發高燒,造成聽力受損。媽媽本來無法接受他失聰的事實,帶著東明相跑遍全台灣的耳鼻喉科,確定無法醫治後,媽媽把握三、四歲的黃金語言學習期,送他到特教班學發音,強迫他使用助聽器。 小學時,在老師建議下,東明相進入普通班和一般生共同上課、互動,慢慢學習說話和溝通,後來甚至學會講電話。幼時的辛苦,打破了聽障者只能使用手語的限制,讓東明相成為能聽也能說的人。 2年找不到工作 大哥奧援 大學畢業之前,東明相的人生非常平順。父母關愛他、大哥照顧他、師長也都喜歡他。但大學畢業後,因為聽障,他整整兩年找不到工作,東明相說:「我想找美術和電腦繪圖相關工作,但對方一聽說我是聽障者,十之八九就說『謝謝再連絡』。」 其他男同學畢業後去當兵,不用當兵的東明相,就把辛苦謀職的過程,比擬成「在社會中服兵役」。但同學當完兵後,馬上就找到工作,東明相仍有一搭沒一搭地接些小案子。 後來東明相因緣際會拍了電影,也嘗到走紅滋味,但仍受限於聽障,只能演聽障者,或是一些陪襯性的綠葉角色。生活青黃不接時,他曾向朋友借錢,大哥也常接濟他。東明相說:「我不敢和爸媽講,怕他們擔心,會一直叫我回家。我到了這個年紀,不想再回到家中。家裡永遠有媽媽煮好的三餐等著我,衣服也不必自己洗,但回到家就永遠學不會獨立。」 因常接受大哥的奧援,有段時間,東明相幫大哥作搬冷氣之類的體力活,結果卻被媒體報導成他「找不到工作,淪為粗工」。東明相笑說:「之後就有因同情而來的邀約,都是一些『要不要過來幫忙」之類的兼差。其實每個人都是平凡人,都在平凡的生活,雖然我曾有光環,但下了舞台,也是要做一些平凡的事。平凡的事情,對我而言,卻有很多不平凡。」 因為聽不到,東明相遭遇的挫折,比一般人更大更多。他說:「我一直在思考,遇到挫折,我會怎麼樣?我做的事,不是要證明給誰看,而是想證明一個聽不見的人,也可做很多事。我可以拍電影、代言活動;我可以和人溝通,可以爭取、而不是去求取別人給我什麼。我不要別人的同情,同情心可以幫助我一時,不能幫我一輩子。」 感謝考驗 學會正面思考 最黯然的日子裡,東明相當於SOHO族,作多少算多少,租最便宜的房子,慢慢地熬,熬到這兩年好一些了,今年更是他豐收的一年。東明相參與了電影《迴光奏鳴曲》的拍攝,這部電影榮獲今年台北電影節最佳劇情獎,東明相更與今年的金馬影后陳湘琪合作,演技更上一層樓;他亦在獲得今年金鐘獎科學節目獎的紀錄片《生命旅程-Hello Brain!》第二集〈尋找聲音的腦內旅程〉演出,流暢自然的表現令觀眾眼睛一亮。到了年底,東明相首次油畫個展,也終於開幕了。 他說:「我很榮幸有這些過程,至少我可以看見自己的本質,這很重要,因為本質不會改變。當我暴紅後,老天爺給了我一個功課,我很感謝祂給我這樣的考驗,讓我在最低潮時,還能試圖正面思考,不要把眼前的負面,變成更大的負面。生活有負有正,負負得正嘛,要用這樣的心態來面對世相。」 從生活領悟佛法 融入畫作 輪廓深刻的東明相,常被誤以為是原住民或混血兒,其實他是道地高雄人,父母都講台語。東明相很早就有佛緣,小時候跟著長輩到處拜拜,長大後,和日本佛教及藏傳佛教都有接觸。 東明相自認是佛教徒,但不是從佛經或寺院認識佛教,而是從生活中領悟佛法。他說:「我常和出家法師接近,我認為法師只是一種稱呼,我看的是他的修行。生活中,處處可以看見一個人的修行。」 去年東明相去了西藏,那裡有很多窮人,但東明相發現,他們的物欲不高,生活很單純,保有一顆真摯快樂的心。他說:「回來後我請教法師,為什麼有的人有福報,有的人沒有?為什麼有人生活貧窮,卻活得很樂天?法師沒有告訴我答案,他讓我自己去看、去想。」 這段經驗後來也融入東明相的油畫創作,例如作品〈冷漠中的小餘光〉,那位拿著燭光的長袍女子,就在表達「只要有點溫暖,我就能滿意一切」的知足;還有包著頭巾的放牧女孩「羅拉二號」,正在呈現「其實,我們擁有的很多,但,我們卻只在乎自己那一面的不清晰」。 東明相去年開始創作油畫,這些年來經歷的種種心情,以及從未疏離的繪畫技巧,蘊釀他的創作養分,促使他在小小的租屋中,完成一幅幅畫作。 歷經嘗試,東明相慢慢找到用畫筆「發音」的方式。他透過一幅畫裡的單一角色,簡潔有力地表達一個意念。他說:「每一幅畫都只有一個角色,代表我們心中有另一個自己。我們有多久沒看見自己的內在了?當我們像看鏡中人一樣,去看內在的自己,不妨安靜下來,專注地看自己的眼睛,他多多少少會和我們共鳴。至於是什麼,我沒辦法給你答案,這個答案就是你想告訴自己的話。」 前一篇文章 導演、編劇、電影監製人 徐立功 電影人推手 創辦金馬影展 下一篇文章 教育部政務次長 林思伶 人生隨時為服務作準備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4【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5退休之後2025.05.01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縱橫演藝界天后胡錦 餘音繞梁數十載 再唱《梁祝》經典品牌教父 施振榮 勇氣源源不絕 壯遊青春創人生傳藝金曲年度最佳演員 小咪渾身形容詞 演出峰回路轉人生台灣版畫之父 廖修平 刻畫寶島風情 傳承藝道薪火音樂家李哲藝 勤耕樂音福田 撥動聽者心弦雙金影后 楊貴媚 處世貫徹善與愛 傳承戲骨風範 作者其他文章牙醫藏樂魂 陳維斌創作台語歌縱橫演藝界天后胡錦 餘音繞梁數十載 再唱《梁祝》經典世界郵展 東西逸品大PK大學校長論壇—韓國威德大學 佛教應像手機 親近每個人大學校長論壇—澳洲西雪梨大學 樂於推廣南天大學特色大學校長論壇—布達佩斯佛教大學 天主教國家 推動佛教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