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鍾欣凌 對得起父母 是作事基本原則

阮愛惠 |2014.11.23
5221觀看次
字級
《雨後驕陽》中的「阿霞」一角,讓鍾欣凌奪下金鐘獎戲劇節目女主角獎。圖/齊石傳播公司
藝人鍾欣凌。圖/齊石傳播公司
鍾欣凌學會生活與工作的平衡。圖/齊石傳播公司
高齡產婦的鍾欣凌(右)順利生下女兒兔寶(中),丈夫陳清河(左)也相當歡喜。圖/齊石傳播公司

文/記者阮愛惠

第四十九屆台灣金鐘獎戲劇節目女主角獎,由自稱「諧星」的鍾欣凌奪得。她在強敵環伺的情勢中,擊退了比她性感、美麗、鍍過「金」的可敬對手,以飾演《雨後驕陽》中張牙舞爪的中年女性「阿霞」一角,拿到象徵台灣戲劇界最高榮譽的大獎。回想起被宣布獲獎的那刻,鍾欣凌難掩激動地說:「現在想起來還會發抖!」

一般人都以為她首次入圍就摘金,其實早在二○○一年,鍾欣凌就與曹啟泰因人間衛視的兒童節目《Dr.酷》,一起獲得第三十六屆金鐘獎最佳兒童節目主持人。回首十六年演藝路,鍾欣凌覺得大致上算順遂,但她對於這個行業的價值感,並不是一開始就懂,而是多位老師及她的爸媽幫她建立的。鍾欣凌說:「今年能得到這個獎,真的很榮幸!這個圈子裡,努力和優秀的人很多;我覺得到了這個年紀,能有一些表演可以感動他人,很開心!而且還能上台謝謝那些一路幫助我的人,真是太高興了!」

把握住上台風光領獎的片刻,鍾欣凌首先敬謝已逝的恩師李國修,讓她「認識表演的萬分美好」;再談到國修老師,鍾欣凌仍略帶哽咽地說:「老師說過他父親的故事,我至今銘記。他的父親是做戲靴的師傅,一輩子都在做靴;老師曾問父親為什麼不做做別的,他父親說:『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我做戲靴,哪一頓讓你餓著了?哪個時候讓你凍著了?』這句話影響國修老師至深,也影響我很大。我對這個行業不貪心,做喜歡的工作,又能賺到生活費,就很滿足了!」

幸遇好老師 眼界大開

鍾欣凌是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的科班生,主修舞台劇。但她真正從事表演工作,卻是在畢業三、四年後。她說:「在學校時,漂亮的人很多,我永遠都是演配角;我也想過當導演,但我不太會講話;當編劇呢,念過的書又太少;作燈光?怕電;作舞台?怕搬!怎麼辦呢?」

後來有一位老師慧眼獨具,說她有表演天分,鼓勵鍾欣凌參加演員甄選,她說:「那個角色,我根本不可能選上,但老師卻執意叫我去試,給我一個機會。我到國家劇院的芭蕾舞教室參加甄選,雖然那個角色最後給了我的學姐張鳳書,但我卻在那次經驗之後,感覺我是可以表演的。」

其實在北藝大五年的專業教育裡,鍾欣凌早就體會「舞台劇需要各種角色,不一定要長得漂亮才有表現機會」;她笑說:「我們的老師也都長得很有個性,比方說金士傑老師和一百多公斤的羅北安老師。學校的風氣很開放,我在那裡很自在。因為常演奶媽,我學會了打毛線;有一次老師讚我身材好好,因為演恐龍不必塞很多棉花……老師很另類,學生也是人才濟濟,讓我眼界大開!」

在表演事業這條路上,鍾欣凌很幸運遇到很多好老師,她感念地說:「有很多人,幫助我的人生走到一條『正』的路上。並不是我天生就懂得接納別人的教導,而是因為我很信任這些人,他們太盡全力來教我了,例如金士傑老師。我的大學生活很勞累,有時排練到晚上七時回到家,吃了飯倒頭就睡;周末還要去老師家排戲。我心想,老師哪來那麼多時間和學生耗啊?原來,他們是用生命在帶我們。因為被給予很多,我打自內心信任他們。」

從親人歡笑 學到喜感

大學畢業後,鍾欣凌當了幾年執行製作,後來才正式入行;她說:「我二十七歲開始演舞台劇,因為不是靠美色,專演一些插科打諢的甘草人物,起步不算晚。」

鍾欣凌從小學二年級就長得很福泰的,高中時因是全班最胖的,被分派演出耶誕節表演節目─《小氣財神》裡的財神。老師發現她有表演才華,鼓勵她投考當時的「國立藝術學院」(即後來的台北藝術大學)。放榜後,媽媽興奮地向阿公報告欣凌考上大學的好消息。阿公說:「啊是學蝦米咧?」欣凌說:「是學搬戲(演戲)啦!」阿公還說:「搬戲哪要念大學?阿公教你就好啦!」

但是鍾媽媽還是好開心,準備了豐盛的供品敬拜神明和祖先。在銀行當經理的鍾爸爸和家庭主婦的鍾媽媽,對子女的教育向來開明,也非常尊重子女生活。鍾欣淩任何時間帶朋友回家,好客的爸媽都熱情款待,她還記得有一次請全班同學到家裡吃飯,媽媽開始「辦桌」,大家不知吃了多少道菜!

父母的開朗和慷慨遺傳到鍾欣凌,她的喜感不完全是演出來的,而是自小她的身邊總是有親人的歡笑及飽滿的愛!剛入行時,鍾欣凌演「水果奶奶」趙自強的朋友「小玉奶奶」。有一次,鍾欣凌跟著外景節目《地球萬歲》到泰國出外景,上飛機前,導演說,要錄一段行前說明,要她為自己取一個外號。她說,那就叫「鍾小胖」吧!導演覺得不夠好,叫鍾欣凌再想另一個。這時,「粉紅豬」三個字飛進她的腦海,導演覺得不錯,於是她就自我介紹是「粉紅豬」。到了泰國,竟然在某個遊樂場玩釣青蛙遊戲時,得到一隻粉紅豬布偶獎品。彷彿是天意,自此,「粉紅豬」就成為鍾欣凌的別號,連計程車司機、美容院小妹都記住了,比她的本名還響亮,現在連爸媽都自我介紹說是「粉紅豬的爸媽」。

學會平衡 工作與生活

入行第五年左右,有一個節目,在鍾欣凌手上停了。雖然趙自強告訴她,節目作作停停很正常,但她還是很傷心,一個人跑到加拿大自助旅行。冰天雪地中,鍾欣凌一個人在馬路上踟躕獨行。她看著路人,內心已作出告別演藝圈的準備,沒想到她竟發現自己流下兩行清淚!這才驚覺,原來她很喜歡這份工作!回台灣後,雖然鍾欣凌接到學校請她回校擔任助教的邀請,但跟爸爸商量後,決定先不考慮安定的學校工作,再給自己半年時間衝衝看!開明的父親也同意了。

真正讓鍾欣凌感到沮喪的,不是這次,是後來她曾一口氣接下太多工作,結果忙到常睡不飽、喉嚨長繭,有一天更為了一件小事緒崩潰大哭!那時她動不動就哭,接近憂鬱症的邊緣。鍾欣凌說:「那時那麼拚命也不是為了錢,而是一種虛榮,覺得好多人贊同我,感覺好開心。但後來才知道不能一周七天都在工作,工作和生活一定要平衡!」

現在的鍾欣凌,已經知道很多事情不能只用蠻勁去做,而是要分配力氣。有關表演工作,包括主持、電視電影、廣播…她都喜歡,但最愛的,還是演戲。鍾欣凌說:「我從小胖胖的,不是很有自信,經由演戲,我可以進入另一個角色,那個角色裡有很多情緒,那些情緒隨著年紀漸增,慢慢都能體會,也都可以表現出來,好像我生命抽屜裡的東西愈來愈多了。」

宗教力量 是家人祈福的心

鍾欣凌信仰佛教。自小家中由木匠阿公親雕的大佛桌上,就供奉著觀音佛祖、土地公祖、恩主公祖三尊佛像。她的生命經驗裡,包括求考運、求姻緣、求子運及求得獎……,在人為努力後,接著就是到處求神拜佛。鍾欣凌說:「真的有拜有保庇!真的很感謝諸佛菩薩!我很需要這些力量,祂讓我心靈很平靜,感覺一直被護祐!」

鍾欣凌永遠記得一個畫面,就是她結婚後,有天和媽媽到松山慈祐宮拜拜,媽媽在註生娘娘神像前停留了約半柱香時間,合掌喃喃自語好久。鍾欣凌知道媽媽是在為高齡產婦的她祈求子嗣,她拍下媽媽虔誠的背景,感動到流下眼淚。後來鍾欣凌果然順利生下女兒「兔寶」,更讓她相信神佛加持的不可思議。她說:「我覺得宗教的力量,就是家人希望你好的那顆心。他們覺得自己能給予的有限,所以祈求一種更寬大的力量。那種心意讓我非常感動!」

四十二歲得到金鐘獎,不早也不晚,鍾欣凌謙虛地說:「只能說是天時地利人和!」據說萬芳在聽聞她得獎之後高興地大哭,並且告訴她:「這就是榮耀父母!」鍾欣凌笑說:「我覺得還不到那個境界,但我認為,作任何事,都要對得起父母,這是作事的基本原則。」

除了「對得起父母」,鍾欣凌認為,有兩點可以建議年輕一輩,就是「問心無愧」,以及「勇敢和正向思考」。她說:「我最近常在想,每個人的人生都會遇到很多鳥事,但我們不要鑽牛角尖,只要試著盡力而為,對得起當下的自己,同時不要傷害別人,以後就不會後悔。即使當時失敗了,日後也會成為養分。但願進這一行的後輩,都能保有一顆樂觀的心,能屈能伸,看見無限遠大的未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