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林青霞 雲去雲來生日禮

郭士榛 |2014.11.19
1920觀看次
字級
歡慶六十大壽,林青霞再出版新書《雲去雲來》,作為獻給自己的生日大禮。圖/時報出版提供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歡慶六十大壽,林青霞再出版新書《雲去雲來》,作為獻給自己的生日大禮。只見新書封面上短髮利落的一張側臉,棱角分明,著一件黑色深V上衣,冷艷造型仍是影迷眼裡「永遠的東方不敗」。林青霞說:「人生中,我唯一甲子的歲月出了第二本書,跟大家分享這一甲子的人、事、情。」這次也附上她的原聲朗讀CD,是林青霞首次「原音演出」。

二○一一年出第一本書《窗裡窗外》,林青霞愈寫愈勇,儼然將寫字當做下半生一大事業經營。昨晚林青霞與美學大師蔣勳對談。在新書中林青霞寫到近年來她跟著蔣勳學習,細讀《紅樓夢》、遊歷吳哥窟等過程,她總陶醉在他的聲音裡,沉迷在他的文學、美學和思想的領域裡,願意做他永遠的學生。

憶往事 道出人生甜酸苦辣

《雲去雲來》憶起舊友往事,也披露自己的心境感觸,寫出人生另一段明媚風光。她希望藉著文字與讀者分享她對人、情、物、事的細膩感受,刻畫出動人的人物速寫。

林青霞自言到了耳順之年,歷盡人生的甜酸苦辣、生離死別,如今能夠看本好書,與朋友交換寫作心得,已然滿足。對於新書取名《雲去雲來》,林青霞表示自己跟「雲」有緣,她拍過電影《我是一片雲》、《水雲》,也喜歡搭飛機的時候看雲,令她想起失去的親人和朋友。

書中有篇〈印象鄧麗君〉,她回憶結婚當天,最想把手上的花球拋給鄧麗君,婚後接到她的電話,那頭輕輕的笑說:「我有一套紅寶石首飾送給妳」,那是兩人最後的對話。白先勇說:「這篇紀念文章,極有分寸,寫到兩人的友情交往,含蓄不露,寫到鄧麗君香消玉殞,哀而不喪,這都由於她對鄧麗君的敬重,不肯輕率下筆的緣故。」

話孤寂 訴說數十光陰磨練

《憶》的篇章,她寫自己到香港文華酒店二樓,踏進長廊後想起從這裡跳樓而亡的張國榮。也寫自己初來香港發展時的孤寂,林青霞表示,每次望著窗外無敵海景,好美啊。但一點也不開心,反而覺得更加孤單。已為人母的林青霞路過此地,還指著這棟公寓對女兒講述曾經的寂寞。

林青霞笑說自己最喜歡在洗手間裡寫作,剛開始時用稿紙寫,後來用iPad。至於如何寫作,林青霞表示,她喜歡閱讀如林文月、白先勇、董橋等名家之作,汲取養分,摸索風格。

皈依佛教的林青霞,在《法王與你交心》書篇,記載她二○○八年到印度新德里去參拜大寶法王的神秘經驗。起源是母親因憂鬱症往生,經常夢裡見到母親愁容不展,憂心忡忡,希望參謁法王,指點迷津。十七世大寶法王的確氣勢非凡,林青霞形容,見到他似乎感到地在震動,耳為之鳴。

從一九七二年的《窗外》到一九九四年的《東邪西毒》,二十二年來,她的光芒照亮了華語電影夜空。現在的林青霞用文字帶給大家一篇又一篇的新作,是數十年的光陰的磨練,造就了今日的林青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