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華窯老闆 呂兆炘 沒落產業中立足 帶陶藝邁向國際 阮愛惠 |2014.11.09 語音朗讀 527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呂兆炘 圖/林耀堂、台華窯提供 台華藝術中心結合教學,推廣陶藝。圖/林耀堂、台華窯提供 黃釉牡丹藍鵲扁酒瓶 圖/林耀堂、台華窯提供 松林深居瓷身圖樣古典,充滿意境。圖/林耀堂、台華窯提供 文/記者阮愛惠 新北市鶯歌是台灣陶瓷重鎮,來到這裡,參觀陶瓷博物館、逛老街是必備行程;近年更有一個必訪重點,就是被高度審美標準的日本人稱為「鶯歌故宮」的台華窯。 台華窯成立於一九八三年,從生產傳統的白坯及單色釉起家,近年來轉型為結合生產、教學、文化、創意、展覽、行銷及異業合作的陶瓷產業,上千坪空間規畫得宜,從幼稚園小朋友的教學到國家級貴賓的參訪,都能在這裡找到相應的東西。 台華窯是台灣傳統產業進化成功的範例,它走的正是時下最夯的「文創」路線,而且是在政府二○○二年重視「文化創意」產業之前的十幾年,就靠自己的手感力量打出一條血路。 在代工模式還是全鶯歌窯場主要命脈的時代,台華窯老闆呂兆炘就感受到代工價值的低落,和隨時可被取代的危機,進而以個人思維和膽識擔任「火車頭」,帶領台華這部老火車駛進新時代軌道,產能不斷成長,早已成為鶯歌陶瓷的第一品牌,亦是總統府、外交部指定為生產國賓禮品的「官窯」,更有德國國立瓷器博物館館長指出,台華的技術開創水準,領先中國大陸景德鎮。 扎根脫離代工 建立品牌 呂兆炘在鶯歌創下傳奇,他卻不是鶯歌在地人。出生、成長於南投埔里的呂兆炘,是成為鶯歌女婿後才完全投入陶瓷產業,也因此和陶瓷結下今生奇緣。 民國七十年代,鶯歌的陶瓷廠正是一片榮景。工廠的白坯訂單源源不絕,供不應求。呂兆炘說:「我進入這行時,只有傳統手拉坯和釉上彩。台灣生產的白坯賣到港澳,經過仿古的人工彩繪,得到很高附加價值。」 當時各窯場生意好到不需設門市,極少數有門市的,連冷氣也沒裝。有一次呂兆炘應日本客戶之託,陪同拜訪鎮上同業,沒想到因他身為同業,被拒絕進入廠內參觀;而進入廠內的客人,則被規定不許拍照。 當時呂兆炘受到很大刺激:「陶瓷生產的技術面,大家都一樣,為什麼不可參觀?至於畫在陶瓷上的,也大都是仿古圖樣,任何人都可找到,怎怕抄襲?我心想,未來台華窯一定要能全面開放,歡迎所有人來參觀!」 慢慢前行 建構一個未來 除了故步自封的毛病,呂兆炘還察覺這個產業的另一個問題﹕「那時台灣出品的只有外銷的節慶用瓷、仿古白坯、釉上彩和青花釉裡紅的瓷器,看不到具有現代感、創新的彩瓷。陶瓷雖是傳統工藝產業,但是它應可呈現新時代的意象,如果我們一直停留在為他人仿古、代工,就永遠不會有自己的觀念和面貌,也不會有時代性的創意。這些問題,就是我在接手台華之初,就已經看見並想要改變的。」 民國七十六年之後,由於開放兩岸探親,鶯歌傳統陶瓷產業的優勢在二、三年內瓦解,但呂兆炘已掌握到代工的新型式,他從國外請來彩繪師傅,把不一樣的觀念引進來,延伸到今日彩瓷的種種新技法。 看到別人察覺不到的問題,並勇於改變,是呂兆炘一直以來的挑戰。從窯燒技術、制度創新、釉色研發、彩瓷技藝、展館設計以至產業經營模式與策略等,他總是保持著突破現狀、不斷創新的精神,走在時代浪潮之前。 呂兆炘說:「有一句話常浮現在我的思維裡,那就是『建構一個未來』。但我建構未來的手法不躁進,我會用三年五載,慢慢前行。對人、對事、對物都一樣,談到改變,都要用時間慢慢運轉,尚未來到的時機和緣分,我就靜靜等待,但我絕不是忘記或忽略,我保持著內心動能,一天一天磨合團隊、凝聚共識向它前進,因為只有團隊的成功,才有企業永續的基礎,也才可能實踐台華的信念與價值。」 前一篇文章 開放廣納百川 成就氣象 下一篇文章 台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呂理政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4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5【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6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7【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8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9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縱橫演藝界天后胡錦 餘音繞梁數十載 再唱《梁祝》經典品牌教父 施振榮 勇氣源源不絕 壯遊青春創人生傳藝金曲年度最佳演員 小咪渾身形容詞 演出峰回路轉人生台灣版畫之父 廖修平 刻畫寶島風情 傳承藝道薪火音樂家李哲藝 勤耕樂音福田 撥動聽者心弦雙金影后 楊貴媚 處世貫徹善與愛 傳承戲骨風範 作者其他文章牙醫藏樂魂 陳維斌創作台語歌縱橫演藝界天后胡錦 餘音繞梁數十載 再唱《梁祝》經典世界郵展 東西逸品大PK大學校長論壇—韓國威德大學 佛教應像手機 親近每個人大學校長論壇—澳洲西雪梨大學 樂於推廣南天大學特色大學校長論壇—布達佩斯佛教大學 天主教國家 推動佛教本土化